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具体可有所指?”

    “嗯。这个嘛,这个”

    苏洵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就转念一想:“莫非这孩子年纪如此之小,就能有什么独特的看法不成?”

    他便问道:“赵宸,你既然提出这个问题,莫非你有什么看法,先说来为师听听。”

    “是,老师。”赵宸知道他可能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就有意点拔于他,“学生认为,这六国的君王也太笨了。他们一个人打不过秦国,却不知道要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而是向秦国割地求和,还赔款无数。这样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自然一天天强大起来了。而且其他那些没有向秦国行贿的国家,也因为得不到他们的帮助,更是一天天陷入困境之中。因此,才最终六国灭而秦一统天下,致万世之基业。”

    “你是说六国灭亡,弊在赂秦?”

    “对,这就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呀。”

    “弊在赂秦?弊在赂秦?”

    苏洵喃喃自语,立即陷入了沉思之中。赵宸一见就知道火候到了,自己不能说得太多,免得引起他的疑问。

    于是,就留下苏洵一个人在房中思考,自己跑出去玩了。因为他知道,现在苏洵是绝对不会找自己的。

    这一天,苏洵在岳阳王府中早就了《六国论》,然后兴奋莫名地回到了家中,让下人准备酒菜,他要痛饮一番。

    “父亲大人今天何事这般高兴?”

    这时,却有三个孩子在窗外偷看,并好奇地询问起来。看官可知道是哪三个孩子呢?

    可以说,他们中的每一个在现大都是大名鼎鼎的,那就是苏洵的三个孩子,长子苏轼字东坡年方十岁,次子苏辙年约八岁,小女苏小妹,年仅六岁。

    刚才问话的正是苏东坡,因为他们今天趁父亲不在家偷偷地溜出去玩了,没有完成父亲布置的功课,所以现在先看看情况再进去。

    “不知道,许是圣上今天又奖赏父亲了吧。”苏辙说。

    “才不是呢。父亲今天是去岳阳王府中给那个爱捣蛋的小王爷上课去了。难道父亲是给那个捣蛋鬼给气糊涂了,回来要借酒浇愁。”

    这是那个古灵精怪而又聪明异常的苏小妹。

    “是呀,父亲今天没有上朝。那会是怎么回事呢?”

    三个人听到苏洵在屋里哈哈大笑,全都摸不着头脑,只有面面相觑。

    “你们三个家伙进来吧,不要在那里偷偷摸摸地了,是不是今天的功课又没有完成呀。”

    “父亲大人,今天你怎么这么高兴呀,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第二十四章 苏氏兄妹(2)

    苏小妹跑过去,摇着父亲的手就开始撒娇,一下子就让苏洵忘记了找他们算账的事。“今天呀,为父还真有一件大事,值得高兴一回、痛饮一番。”

    苏轼听到痛饮一番时,嘴唇动了动。虽然他才十岁,但早就偷偷地背着其父学会了喝酒了。

    “轼儿,今天为父作了一篇文章,你来看一看如何?”

    苏东坡拿过了父亲的手稿,看了起来,另外两颗小脑袋也凑了过来。苏小妹还小声地念了起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妙文啊妙文。”

    苏轼尽管才十岁,但已经显露出了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和才华。

    “妙在何处呀?”

    苏洵今天非常高兴,所以诚心想考一考儿子。

    “其一,观点新颖,不落窠臼。古来人们论及秦灭六国,皆以为秦势强绝,不可阻挡。或是以天下大势所趋为理由,阐明此事。”

    “嗯,还有其二呢?”

    “其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