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打了电话,她姑第二天就赶回老家,甩了二百块过去,就带叶子走了。那时候带回京城上学是不现实的,甚至这孩子连个户口都没有。十二岁了,一天书都没念过。
于是想办法,办理户籍,然后安排到京郊的一个乡镇上的小学借读。因着念书的时候年纪大了,念了个中专算是完成了学业。
出来之后借了点力开了y店,慢慢的倒是经营起来了。
跟家里这关系的处理上,就个人有个人的考虑了。
早些年呢,当姑姑的总想着孩子你不叫人家孩子认爹妈了,孩子长大了抱怨怎么办?到底也是亲的!而且那边那人再不争气,也是亲哥哥。当时闹过了,她也管孩子了,难题解决了,又是亲的。再怎么着,也是养了十二年的闺nv了。孩子也懂事了,记事了。这不是说断就能断了的。
后来孩子长大了,看着跟父母也不亲近。但那话怎么说的,都来往了这么些年了,又是亲的。还能真说不搭理就不搭理了?
谁的家里没两个不想走动偏又不能不走动的亲戚?
当姑是好心,觉得拉拔了侄nv,只要自家哥哥对孩子好点,这孩子有了自家哥就不愁啥了。有孩子孝顺啥都有了。
可这些年处下来,谁知道就成了这样了。
孩子本来就心存芥蒂,然后你还来这一手。
不答应是不是?
当年你说给两百把孩子领走的,我给了两百,我领走了孩子,她上学工作都是我安排的。你们算g嘛的?
人家叶子妈马上就哼唧开了:“当年那就是一句玩笑话,养一个闺nv十二年,那是两百块钱能养出来的?”
那时候的两百块钱可不是不能养十二年,但那孩子你真养了十二年吗?六七岁上就给家里g活,j鸭鹅都是谁喂的?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还都得踩着板凳呢!她g的那些活挣不来一口饭吃?
她又不上学,又不买新衣f,到处捡人家不要的穿,你来说,她花你们什么钱?
姑嫂两个吵吵来吵吵去,最后的叶子妈撒泼打滚:“别的钱就不说了……我就问问,她吃了我的n,你叫她说,这n水该给多少钱?她在我肚子里住了九个月,你问她,这又怎么算钱?”
叶子拿了十万,当妈的起来擦了眼泪收了。
这事才算是了了。
对于叶子来说,这算是彻底的了了。
我给那十万就是给的n水钱和住了你九个月的房租钱。
决裂到哪种程度?
决裂到定下婚礼的日子,叶子坚决不叫跟父母那边说。
钱给了,关系到此终结。清辉看见过,她把对方的电话都拉黑了。
本来挺复杂的nv方,如今新嫁娘的娘家就简单的不得了。好在亲姑姑亲姑父跟着回老家,参加了婚礼,这才算是婚礼成了。
清宁也才是头一次听到一个说法:至今老家人的看法还都是,如果nv方的家人不同意,没有来参加婚礼,那这婚礼就是要被人耻笑的。这就不是明媒正娶的礼节!
什么三媒六证,如今没有六证这一说了但是三媒必不可少的。虽然多是象征x质的,但也不可或缺。
那时候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媒人男方父母聘一个,nv方父母聘一个,中间联络沟通的再一个。
不管是少了男方的,还是少了nv方的,大家就都知道,有一方人家是不愿意的。闺nv自己嫁自己,那成个什么样子?
这一套,跟婚姻自由这一说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她就跟她爸说:“咱们老家的观念,还是太旧了……”
可移风易俗,这可不是一代两代的事,他们这一代做不到,到了清宁这一代,肯定就做到了。大部分像是清宁这样的孩子,对这一套都是嗤之以鼻的。那么等将来,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这一套老的、旧的、或许才能真的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