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妹纸问,是不是“每章后面有一半都是123言情独家的防盗”,当然不是啊,这条线就是正文和作者有话说的分界线,作者有话说里的字数比正文字数要多,不然我以后是无法替换哒

    另外,最近三次元事情比较多,所以前面没有及时把正文替换回来,以后会尽量隔日替换。

    其实我在作者有话说里用了代码,所以网页版看着其实是正常大小的黑字,但wap是个神奇的所在,不兼容,所以还是绿字。

    也有妹纸说app是黑的字,所以123言情满是bug的app真的不要来一发吗认真忽悠脸

    最后,我要说,相思在这一章里暴露了自己耿直颜狗的隐匿属性……

    以下无正文

    **********************************************************************

    **********************************************************************

    **********************************************************************

    在已有对治方法的今天,疟疾对人类的危害已经大大降低。但在历史长河中,将疟疾列在蹂躏人类最长时间疾病的榜首可能都不为过。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古罗马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写到出现了疟疾这种周期性疾病。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先秦时期的中也有对疟疾的详细记载。

    古时人们对这种传染疾病束手无策,甚至认为是神降于人类的灾难。苏美尔人就认为疟疾是由瘟疫之神涅伽尔nergal带来的,古印度人则将这种传染性和致死率极高的病称作“疾病之王”。

    在发现青蒿素以前古人如何对治疟疾?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均死于疟疾。在中国的史书上,疟疾也是一名常客。汉武帝征伐闽越时,“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东汉马援率八千汉军,南征交趾,然而“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清乾隆年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欢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在宋人陈言编撰的中,指出了疫疟的特点:“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

    屠呦呦的发现受益于

    古代医学无法确定传染源,古人大多认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中国古代医家认为疟疾由感受疟邪引起,以恶寒壮热,发有定时,是多发于夏秋季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古罗马人则认为,沼泽湿地中会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通过口鼻呼吸进入人体,引发疟疾。意大利语中的“污浊空气”。

    古人尝试了诸多途径对治疟疾,但成效寥寥。罗马名医盖伦根据“四体液说”提出,疟疾是体液不平衡所导致的,采用放血和催泻疗法即可治愈。然而,疟疾本身就会导致贫血,简单粗暴的放血只能让病人死得更快。传统中医则认为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在此基础上,根据疟疾证候的不同,分别结合和解表里、清热保津、温阳达邪、清心开窍、化浊开窍、补益气血等治法进行治疗。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在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的中,最早明确记载了植物常山有治疟的功效。而此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