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指的是,在不分种族、不分信仰的人类共同特点,贪婪的驱使下,来自东瀛的倭人工头、来自南中岛屿和山林中的土人官奴副手和南中军的伙夫、管事们,联合在了一处,打起了土人官奴伙食的主意。

    土著官奴每天规定的油盐被悄悄的减少,从每人每天三钱油一钱盐变成了一钱油三分盐。肉食数量被减少,品种也被更换,原本的三天吃一次炖猪肉,变成了五天吃一次鱼肉。连主食规定的米饭都被悄悄的换了。

    番薯芋头玉米棒子芯混合在了一起,被一个不知道哪位天才的读书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共和面”!取其混合在一起,行周召共和之意。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矿场和工场外面一座座坟头不住的扩大着坟场面积。

    以人换矿!

    这个沉重的口号在倭人工头之中悄悄的流传着。

    每天近百人的死亡和伤残率,保证了冶炼场高炉的需要,一车车的铁矿石、煤被送到了冶炼场、焦化厂,变成了钢铁工业的原料。

    不过,这些事情当然不用守汉操心,他只管视察自己的钢铁工业和军工制造。

    北上勤王归来,各级军官和士兵都提出了这样的感受。

    “要是火铳兵也能够参加格斗,长矛兵一样可以用火铳杀敌,漫说是两个甲喇的建奴,便是两个旗的建奴,也不在话下!”

    一边要满足内地各镇的订货,另一面也要考虑一下为自己的部队增加一些新的玩具,守汉才有了这次河静之行。

    昔日的太平洞兵工厂里,人来人往的热闹无比。

    大批的工匠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的忙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顾不得打量从一旁走过的李守汉一行。

    这座巨大的工棚承担的任务是将打制好的胸甲进行打磨、穿好皮条等附属配件之后。上油封存。

    打制盔甲并不简单,宋时的步人甲,甲叶达一千八百多枚,还有穿孔,细磨多道工序,制造一副铠甲,需要近月时间。制造一副西方的板甲,同样要一个月时间。使用了水力对球墨铸铁进行一次锻压成型后,胸甲的效率提高了不知几倍,制造成本却下降了不少。而胸甲内衬的缝制与镶嵌。更是为苏三娘的崇拜者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这座长达二百多米的工棚。里面便有千余名妇女在各自的岗位上流水价的为一副副的胸甲加工制作着。

    穿过这座工棚,来到了沿着河边修建起的一座堤坝旁,这里是另外的所在,负责打制刀剑的工棚。

    由堤坝上水流带来的巨大动力驱动着沉重的锻锤。河水带起了的水花和炽热通红的钢铁相互接触。大量的水汽在这种竹木搭制而成的工棚内弥漫着。

    多年来进行的观念改造和现实中的地位提高。这里的工匠们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远非内地那些可怜巴巴的匠户可以比拟。人在实现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之后,所焕发出来的干劲是无法计量的。

    虽然不像满清那样执行所谓的射甲不入立斩工人的严苛法度,但是。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被追究回来,那么按照南中军多年来形成的制度,处罚起来也是很简单直接的,“开除!驱逐!”直至遭受牢狱之灾。

    自从宣传队口中得知内地天灾不断的消息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比珍惜眼前的生活,质量问题和生产成本纷纷下降。

    而这里的一位工匠,便是从一个宣传队员、参加了河西务之战的火铳兵口中,得知了军中的议论。便尝试着打造出了一根可以插入铳管之中的矛头。

    根据历来鼓励创新的做法,在经过试验认为此物可行的情形之下,这个消息被逐级上报到了守汉面前。

    守汉到这里来,便是为了这个东西而来。

    如果将长矛兵全部换装变成火铳手,那么火力和一次弹丸齐射质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