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数量就已经超过六十万的潮州,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这里面,有隐户,也有官府在统计人口上的不作为。当然,明朝的人口统计是只算纳税人口的。

    想到此处,陈凯又算了算琼州一府的户数,得到的数字确实五万六千余户,与人口的比例在一比四到五之间。如此算来,每户四到五个男丁,这家庭似乎是有些大了,反倒是让陈凯越来越无法将大致的数字确定下来。

    反手打开统计的书册一看,这个人口数字是万历四十五年的,也就是三十七年前的。这倒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琼州府不仅仅是汉人,更有大量的黎人存在,其中的熟黎与汉人杂居,受州县布勒,可黎人却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结构,这一点和汉人是截然不同的!

    琼州的中部和南部有着大量的黎人,熟黎与汉人杂居,接受汉化,而生黎则分属于各个大大小小的土司,这些都是编外之民。

    土司方面,陈凯暂且是指望不上的,他们能不捣乱就是好的。至于岛上的汉人,无论是民户,还是军户,在明末的流寇四起,在清军入关后的大肆屠戮中反倒是损失微乎其微,甚至他们这辈子见识过的最大的乱事就是黎人作乱,反倒是清军上岛却显得更像是毛毛雨似的小事情。

    人口,是至关重要的。在这农业社会,田亩数量也是关乎着生死存亡的大事。陈凯一进了府城,就埋头于案牍之中,看过了人口的数字,又拨弄着算盘计算起了田亩的数字,这是比前者更为复杂的工程,所幸他并非是挨家挨户的计算,只要把清廷官员们留下的记录进行粗略的合并就够了。

    “三百八十三万亩,这个数字还是有些可爱的嘛。”

    拿起笔,陈凯就着这个田亩的数字继续算下去。说来,田亩是一回事,于他而言,还是要落到税收上面才是最重要的。

    “每亩大概是收一斗粮食,每斗是十八斤,六千八百九十四万斤,也就是四十五万九千六百石。对了,还要算夏秋两税……”

    陈凯是按照官面儿的计算方式计算的,实际上市面儿上每石是绝计到不了一百五十斤的,能有个一百二三就是天上掉馅饼了,惨的时候一百斤算作一石的都有。

    “每兵一个月的军饷是一两五钱折色加上一石的本色,再加上年节的赏赐以及军中必要的消耗。也就是说,整个琼州府的正税大概能够养九千兵两年……”

    算出了个这么样的数字来,陈凯倒是把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他此战带来的无非是中冲镇一千战兵、骠骑镇五百骑兵、泉州兵三千以及林察的水师,零零总总的加在一起也就是这么多了。

    “我去,带了那么多兵竟然还有能赚出那么多来,不是吧。”

    陈凯一度怀疑他算错了,因为潮州那边的比例明明不是这样的。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错,这里面没有计算士绅的优免田,也没有计算本地官吏的俸禄,还有军官的军饷也不是普通士卒的那般。另外,养兵不光是给口饭吃就够了的,打造武器、发给军服、修建堡寨,等等等等,花费实在巨大,甚至比军饷还要巨大。

    当然,该减掉的陈凯没算,该加上的这里面也不包含。

    “对了,盐课、商税、渔税,上次是谁说的,琼州府的这三项收入很不少,尤其是盐课和渔税,比商税还多来着。”

    海南岛港口极多,“处处可以停船湾舶,在在可以登岸取水”。这些港口的存在使得海贸商业得以兴盛,这是天然的地理优势。

    陈凯将有关人口和田亩的书册扔在一边,翻过了那些记录海贸商税的文案,同时招来了府衙的吏员相询,当即便是眼前一亮。

    琼州府的经济作物,以槟榔和椰子为首。海南农谚“东路槟榔西路米”,说的就是其中的槟榔种植业的兴盛。根据记载,琼州府的槟榔“四周皆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