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景象,于是目不斜视,在马车里雷打不动地看书,神情倒是平静。

    一路到了驿站。

    到底是乡试的地方,县中乡中的学子尽数聚在此处。人员虽多,驿站中却安安静静,大家都拿着书本,做最后的复习。

    只有寒安一个人左顾右盼,想是今日才到这里,不免有些欢腾。

    寒霜同她说了声,自顾先到了驿站给她们安排的房间,寒安说着要出去玩玩,寒霜倒也没拦着,只是叮嘱她早些回来,寒安应了一声,叫了个丫鬟跟上,一并去了。

    寒安什么时候才回来的,寒霜就不知道了。她看了会儿书,自觉差不多了,便先进了房间,很快睡下了。

    第二日刚过打卯,生员们便各个起来,收拾齐整之后进了贡院,开始了三天的考试生涯。

    时隔多年,再度参加乡试,寒霜的心情其实还有些复杂。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将目光放到了考题上面去。

    这次的考题,是引申“水至清则无鱼”之意。

    寒霜上一辈子因为被拦了一年,考题是上表黄河水患的应对措施,她那个时候哪里懂治水?只能胡写一通,又觉得大概官场要避讳曾经的过失,所以不免对百姓生计多有避嫌,导致最后的名次一点也不理想,硬生生被寒凌压了一头。

    但是现今却不是了。

    不要说引申发论“水清无鱼”的儒典本身更偏书生气,就算是现今重新拿了黄河水患的题目来,她也自信能够做的更好。

    说到底,她终究已经在官场浸淫过了,早已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了。

    心思转了千千万万,落到眼前来,却只剩下面前乡试的题目。

    她的笔蘸足了墨水,笔走游龙,开始了破题。

    而另外一边,寒安看着新鲜出炉的题目,也笑了。她在脑中回想她昨晚上花了一晚上时间临时背下来的书稿,最终一字不落地将那篇文章给默了出来。

    三日之后,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寒霜落在后面交的卷,交之前又将整个卷子查了一次,自觉考虑得当,观点也足够深入清晰,方才将卷子放了上去。

    这是她回京战役的重要一步,她一定要走好。

    走出贡院的时候,寒安已经等在那里了,上来挽了她的手,一脸开心的样子。

    “寒霜寒霜,我们去布庄逛逛?先前说了给你看白底银丝的织锦缎来着。”

    寒霜想起来却是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应下了。又看她一脸高兴的样子,“看来你考的不错?”

    寒安于是笑起来,眉眼弯弯,“还成。”

    有脉脉找来的靠谱人,寒安这次在考场上实在如有神助。她是少有的提前交了卷子的,出来的时候瞟了一眼,看见寒霜一脸沉思的苦相,在心里默默想她大概答的有些困难。

    毕竟是中断了一个月的学业,就算寒霜对儒家经典信手拈来,但是要在这么多生员里面脱颖而出,也并不容易吧。

    不过寒霜不过,寒安自己就能安心了。又想着先前说了带她去看织锦缎,于是就在门口等她,态度倒是非常诚恳。

    两人一道出了贡院所在的高升街,走出来正好东面的青龙大街,一溜儿的富贵人家销金窟,漂亮的衣服首饰店开了整整一条街,里面坐落着酒楼茶楼,瓦肆鳞次排开,相当热闹。

    寒安到了这种地方,就好像鱼儿回了水,一路都是兴高采烈,拉着寒霜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眼睛都直了。临出门前寒莫生又才给她拿了银子,她身上银子也是大把大把的,所以看中什么就买买买,倒是苦了跟着她们一道出来的小丫鬟,手里大包小包拿得沉甸甸的。

    好容易走到了青龙街靠里的一家布庄,寒安拉着寒霜进去,让掌柜的摆了织锦缎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