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们走下了飞机。这里的气候还真的很潮湿,我一直都在北方长大的,所以感觉有点难受。我跟在他们后面,透过了检查通道,因为这次的访问是秘密的,所以没有多少人接待我们,只有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派了几个人来到这里。一出来就钻上了小汽车,看着异国他乡的街头,有了几丝意外的发现:
意外之一,从机场到市区,持步qiāng和冲锋qiāng的军人比较多,站在路边,每隔几公尺或在路口都能看到,穿着米黄兼绿色的制服,或穿皮衣,多数没戴帽子,不太像正规部队的军人。
意外之二,时而看到路边有男人对着树或墙壁小便,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竟然看见有人正在穿裤子,似乎刚刚完成大任务。据说,印度人有在露天自然条件中完成排泄的传统。
意外之三,十字路口或转弯路口有警察指挥jiāo通,但他们不是只用手势,嘴里还吹着哨子,在汽车喇叭声、机车发动机声中,警察的哨子声还是非常特别和容易引起注意的。
意外之四,碰到临时堵车或红绿灯时,我们的车一停下来,就有不知道从那里钻出来的穿著很脏的fù女抱着小孩敲车窗,原来是乞丐来要钱的,当然,我们初来乍到,不知当地行情,肯定不会掏腰包的。
意外之五,街上时常看见各种不同教派的教徒,额头画了黄色印记的印度教徒,戴小帽子的伊斯兰教徒,头缠头巾的锡克教徒,身披袈裟的佛教徒,甚至还有全身白衣的基督教修女,似乎这里是宗教汇合之地。
不过没有多久我们就到了大使馆,我们几个现在成了闲人,因为他们都是政府或者军队的官员,有他们自己的安排,给我们一个导游以后就叫我们去新德里的街头逛逛了。
印象里一路上没有看到任何超过五层楼的高楼,更不用说作为大都市标志的现代摩天大楼了。初步印象是路上人比较多,车比较多,机车挤在汽车缝隙中乱钻,但没有广州街上那么多。总之,第一印象,这里应该不是个井然有序的现代都市,但街上随处可见的世界名牌厂商的广告也提醒我们,这里也绝不是以前文章里所说的落后地区。
进入穆民聚居区的街道(应该说是胡同或巷子),似乎又是另一种天地。如果说,外面街道上是贫富共存的话,这里完全是脏乱的所在地了。本来就不宽的土路上,两边多是各种小摊贩,有不少是在门口现做现卖的,油zhà的、水煮的、烧烤的,还有卖面饼、卖生鲜牛羊ròu的,偶尔一两家杂货店穿chā其间。看着那一双双又黑又油的手,实在怎么样也难令人有食yù。倒是看见有一摊是卖烧烤的,和以前在北京街上常见的新疆烤羊ròu串差不多,烟雾燎绕的,烤ròu味道随烟雾弥漫。这里七横八竖的小胡同很多,小孩子光着脚乱跑乱钻,还有类似三轮车的车子通行,活牛羊在街道上觅食,混乱中倒显得有些热闹。在一块空地上看到有一口井,fù女们蹲在地上洗衣,她们不用洗衣板,直接在井边的水泥地上敲打。
发觉这里其实和我们国内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个人都觉得没有意思,就回到大使馆休息了。我一路上一直都抱着小狐狸,没有放下来过,他们几个笑我,我不想解释太多。
到了住的地方,我放开了心思,利用这个大战前的短暂休息时间又运了一遍我的“蟒原真气”,可是还是一无所获;我叹了口气,看着小狐狸说道:“看来我不能再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了,这次就看的了。”
“不要担心,我们会好起来的,说不定过几天就能恢复呢!”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她就开口和我说话了。我微微笑了一下,说道:“谢谢,其实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既然没有办法,也就只能认命了。倒是,跟着我这么久了,让老是为我担心。”她幻化出chéng rén的形态,搂住我的脖子,嘴唇微张:“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