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随后的周末无论是影视圈子的从业者还是对《致青春》有所关注的普通公众都在不自觉地紧盯着这部电影的每日票房数据。

    首日1700万之后7月10日的周六《致青春》单日票房提高到2100万。随即周日再收1600万。三天时间这部在内地再次开创了一个类型先河的校园青春片累计票房飞快达到5400万人民币。

    显然是口碑提升刺激了票房的缘故完整首周末数据比锦书方面最初预计的4000万到5000万票房还要高这也就意味着影片首周七天的票房同样将高出预期达到8000万以上。

    首周超过8000万影片的总票房显然也将不只是突破两亿明显还将更高一截。

    另外按照当下制片方能够从院线手中拿到的40%分成比例计算只是开局三天时间《致青春》就收回了2000万人民币的制作费用。预计完整一周这部电影就将收回全部的制作兼宣发投入进入盈利周期。

    如果是那些制作成本上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或者是吃着很多民众一年只看一部电影的贺岁档红利影片票房能突破两亿并不是太让人意外。但现在这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怎么回事?

    北京。

    朝阳区东直门附近的一家中影锦书影城。

    时间是7月13日。

    周二。

    华谊兄弟的创始人王大和王二特意一起过来看了上午的第一场放映顺着人流一起走出放映厅王大在打量四周观众悄悄关注分析着观影群体构成王二则是边走边思索。

    离开影院来到地下停车场取了车出来再次看了眼路边影院招牌上方的巨幅《致青春》海报副驾驶上的王二终于先开口:“电影本身我觉得没有太特别的地方都是大学校园里的那些事情我们当年也算经历过。呵说真的看了这部电影还真让我对当年的大学生活有些怀念。不过我觉得锦书这次玩得最好的还是营销。”

    兄弟俩是开广告公司起家虽说吧很多业务都是靠人脉拉来但对此也算钻研过。

    王大听弟弟说起点点头又补充道:“是精准营销刚刚你应该注意到看电影的那些人都是小年轻或许有上班族但普遍不超过30岁这恰好也是目前国内最具电影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

    王二也是认可接着道:“还有那几首歌也是画龙点睛你有没有注意到锦书这边最近几年的作品都能搭配上非常出色的主题曲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这不是问题”王大道:“国内还有港台出色的词曲作家还是不少的我们要做的话只要花钱也肯定能做出不错的配乐。”

    王大说到这里兄弟俩顿时沉默下来。

    当初搭上锦书系这条线之后华谊兄弟最近几年跟随做了几部电视剧有赔有赚总体收益还算不错。

    当然肯定不如前些年做广告。

    问题是两年前巨人集团的轰然崩塌成为国内野蛮营销时代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是广告行业萎缩不再如同前些年那样躺着都能接到单子赚大钱另一方面能活下来的广告公司也越来越专业化半路出家的草台班子很难在生存下去。再就是兄弟俩这边曾经能薅的人脉资源也都薅的差不多了无论是中国银行还是国家电力这些国企巨头的logo总不可能再让他们拿来设计一次。

    反正不转型是不行了。

    恰好最近几年影视行业的发展势头堪称迅猛不仅电视剧行业不断向民营放开随着电视机的进一步普及和有线电视的发展市场体量也大幅增加。

    再就是前些年几乎坠入谷底的电影产业当下也迅速复苏起来。

    特别是电影最近几年的改变简直让人大开眼戒只是一个售票联网改革就让本来瘟到不行的票房突然就再次冲了起来。相比以往当下每年都能出现几部票房破亿的电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