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代是中国印章史发展中极其辉煌鼎盛时代,西汉初汉承秦制,延续完善了秦王朝的官制、官印制度,完善了摹印篆文字的规范过程,其印风直接影响了魏晋南北朝印风。汉印即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206—220年)时间跨度达400余年,在这一时期以足够的时间使印章发展达到了顶峰。西汉时期的印章分为三个时期,即西汉早期(高祖至景帝时期)、西汉中期(武帝时期)、西汉晚期(昭帝至孺子婴居摄)。西汉早期的印章留有秦印的遗韵,仍有一部分存有田字格,这种界格的使用与秦印(秦封泥)对比有很大的区别,如“皇帝信玺”、“文帝行玺”,《汉旧仪》中有载:“皇帝六玺.皆白玉璃虎钮。”“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皇帝之玺专门用于赐诸侯书信。皇帝行玺专门用于封置诸侯国。皇帝信玺专门用于调兵遣将。子之玺专门用于册封外国首领。子行玺专门用于召诸大臣。子信玺是祭祀地鬼神的专用玺。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西汉早期“皇帝信玺”封泥,“皇后之玺”玉印、“文帝行玺”金印,可以断定《汉旧仪》中所记载六玺是存在的。以上三印,其印制形式是秦汉印制过渡时期汉袭秦制,故为西汉早期之物无疑。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西汉早期印中“田”字格逐步消失,从印制和印文排列基本能判别与秦印的区别。官印多为铸造,凿印将军印最多,印大一般在25厘米见方,印钮有鱼钮、蛇钮、龟钮、瓦钮,以白文印为主;私印多凿成大1厘米见方,印文多加界格,印钮有鼻钮、坛钮、桥钮、龟钮。西汉中期,印章发展达到了鼎盛时代,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两次定制。“摹印篆”得到大发展。字形宽博方正,追求印面满白,形成了汉印自己的风格特点,对印钮和官秩的等级作了明确的规定,据《汉旧仪》记载,武帝时官印分三个等级,一:帝、后之玺,璃虎钮,帝用玉质,皇后用金。二:官秩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官印、龟钮、银质,诸侯王、列侯用黄金印。三:官秩千石以下的官员官印,用鼻钮、瓦钮、铜质。据《史记.孝武本纪·集解》引张晏:“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为印文。”印文用五字,并出现“章”字也是这时期印章一大特点,如:“右夫人玺”、“石洛侯印”。1994年在江苏徐州北郊簸箕山汉墓出土的“宛朐侯”龟钮金印。据载,刘系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子,被封为宛侯,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因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被诛杀。《史记》、《汉书》的表传对其均有记载,此印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龟钮金印,对西汉早、中期具有重要的断代价值。西汉中期官印尺寸和早期基本相同,印台略有加厚,大约在06~09厘米。私印铸印渐多大在2~3厘米之间,印文已不见界格,有鼻钮、坛钮、桥钮、龟钮。西汉晚期的官印,基本上延续了中期的风格,在印文字形上,笔画不像中期带有弧形,笔道略粗直,结体方正,如:“淮阳王玺”。还出现“印”、“尉”字独占一行,官印大在23x23厘米,印台厚度平均在087厘米。私印大15—3厘米印制中出现朱白相间,印文有缪篆印,鸟虫篆书,肖形印得到空前发展。公元8年,王莽篡汉,国号称“新”。尽管新莽政权建立后的年数短暂,新朝享国只有15年,新朝托古改制,在继承了汉武帝改制后的印式。依《周官》、《王制》之文,更改了许多西汉的官名和地名,并制定了五等爵制和四等封地制,缪篆体得到进一步的发现,刻制,铸造水平非常精湛。若比较西汉、新朝、东汉三个时期印章艺术,新朝时印章水平最高。如:“广汉大将军章”,1983年4月陕西凤翔柳林镇屯头村出土了一方银质龟钮边长24x24厘米文为“五威司命领军”六字印。据陕西省文物界前辈文物印章鉴定专家王翰章考证及《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置五威司命,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