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崤山东麓,新安城外,一条官道斜斜地伸向远方。

    终究还是山区,大道上参差不齐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说是石头不如说全是小小大大的石桩,道旁更是怪石嶙峋,这样的地表,树木自然稀疏。

    别地的官道都是马跑得飞快,只有这里,马的前进速度绝对超不过商旅的步行。

    时值七月,骄阳似火。

    尤其已是正午十分,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大地煮沸的热气一浪高过一浪,道上的石头都哧哧开裂了。

    在这样的时节,有钱的人家往往都早已找好了避暑的去处,要么去深山密林觅一处佳地搭几间凉棚即足以消夏,要么去河谷山涧寻一方幽境盖几拢茅屋也权可度日。

    即便是穷苦之人,这个时候也都会为自己找一处荫翳的地方,尽可能地远离山道。

    只有为了生计奔波辗转的商贾小贩还时不时地出没在这条道上,但即便是为了生活,他们也很少与身体以及老天爷开玩笑,因为他们知道既斗不过火辣辣的太阳,又摧残不起自己劳累的身躯。所以,他们几乎一律地采取了白天纳凉,晚上赶路的方式来继续营生。

    但,奇怪的事情总是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现。

    此时此刻,竟有人不惧暴晒,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石桩坑里移动,一点也没有焦虑急促之感,反而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满满的轻松。

    岂不怪哉!

    武林中奇人异事比比皆是,特别是对于有武功根基的江湖人士,忍受一些酷寒和酷暑也不足为奇,甚至很多功夫的练就还需要这样的磨砺。

    但怪就怪在此人在大热天里奇怪的打扮。

    人挺英俊,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介书生。可是他左手却持有一把长剑,剑鞘很普通,但剑首和护手处却镶了几颗夜明珠,剑首的一颗幽蓝,护手的两颗银白。全身紧紧裹在一件羊绒袍子里面,还头戴一是用斑竹围成的茅棚,远望去依稀还有人影移动。

    什么时候建的?

    柳乘风脑中很快地闪过一丝念头,但还是赶紧地朝凉棚走去。毕竟不管什么人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有生理反应,现在的柳乘风也回避不了,因为他确实渴了也饿了,趁机歇歇脚也是好事。

    凉棚有三间,道旁的一间一看就是拴马的,里面一排拴马桩。靠乱石坡的两间,左边一间为茶馆,右边一间则是厨堂。

    柳乘风快速地拉马进去,将马拴在了靠外面的木桩上,顺手抱了一大摞草料堆在黄骠马身前。接着把干粮袋在马鞍上放稳,取下已经被马喝光了的装水的葫芦,并解下小木箱背在背上,就急步朝茶馆走去。

    “客官,喝茶吧?来,快请坐。”

    刚迈进斑竹条编制的门槛,一个伙计打扮的年轻人就向柳乘风迎来。

    当他看清来客时,突地愣住了,大张着嘴老半天合不拢来。

    柳乘风快速地环视了一遍,几张方桌错落地摆放在已勉强平整的碎石地上,其中三张桌子已经有人占据了,八个人,明显三拨,全都是江湖客。

    正在喝茶的八个人见柳乘风从门外进来,眼光不约而同地齐刷刷扫了过来,和那个伙计不同的是,惊异的神色在脸上一闪而过,而后又都自顾自地喝起茶来。

    柳乘风注意到,四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最显眼,都着一身短装,每人腰挂一把朴刀,他们围着桌子落座,仿佛一口井,端起茶碗就像在井里打水一般。朝门而坐的汉子更是一脸横肉,额下一道疤痕清晰可见,想必是领头的。

    三个身穿道袍却不像道人的江湖客就茶馆正中而坐,匪夷所思的是三人面前根本没有摆放茶碗,只是把茶壶放在茶桌中央,谁想喝就对着茶壶嘴撮口一吸,茶壶的水就像一根细线一样钻进嘴里。

    坐在门边的是一个青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