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入凤麒麟的佛堂。

    科研攻关费用更是浮云——这一点之前白钰曾经指出过几个亿砸下去连象样的论文都没有更不用说科研成果。

    奥妙在于很多立项压根就停留在纸面上所有费用都被一家叫做“越华智能咨询公司”拿走了最过分的是去年有笔单项支出即高达七千万元备注只有四个字:科研咨询。

    试问如此牛掰的费用支出不经凤麒麟点头集团哪个领导敢批?

    再试问凤麒麟点了头的费用支出集团哪个领导敢不批?

    演变到最后结果是集团研发中心真正与生产技术、化工产吕相关的项目得不到批准即使批准了资金也不足大批科研人员感受前途无望纷纷跳槽。据不完全统计凤麒麟在任期间研发中心跳槽人员高达71人其中半数去了榆达集团的竞争对手旗下。

    有这样猪一般愚蠢、狼一般贪婪的领导榆达岂有不亡之理?

    第三干部轮岗。

    国企干部任期比地方长些高管一般五至六年科级、处级干部四至五年这是刘首长、朱正阳连续两任领导人刻意打压和限制国企央企业干部避免出现利用国企央企弯道超车再回流公务员序列任职的现象。

    其实在此之前国企央企若无深厚背景和人脉人员游动、岗位调动要比地方还缓慢很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正是受不到其臃肿而低效的节奏才愤而辞职。

    凤麒麟上任后打着培养“全能型人才”、“复合型干部”的幌子加快中层干部甚至办事员的岗位流动:

    集团总部机关处级干部每年十二月底洗一次牌;春节前下辖工厂、基地、仓储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等***大调整一次——

    为什么刻意强调每年十二月份和春节前奥妙不必多说。

    对于副处级、科级干部凤麒麟每半年甚至一季度就调整一次;

    提拔干部的标准和尺度都在凤麒麟嘴里说了算他想提拔年轻人就说“干部年轻化”;他想提拔的人年龄有点大就说“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掌舵”;他想提拔高学历的就说“大力培养知识型人才”;他想提拔的人学历低就说“要注重在生产实践中经过摔打的”。

    每次人事调整他至少提前两周放风然后送礼的多如过江之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有的想到实惠的位子有的想提拔有的希望清闲一点还有的想进机关等等。

    凤麒麟妙就就妙在这回收了礼让你称心如意;下次调整前没送又把你调整到别的岗位所以还得继续送每次调整前都提前送。

    有想法是有想法的份量没想法保持原状的又是一种份量。

    而坚持不送礼的或者一直蒙在鼓里居然不知道凤麒麟收礼收贿的就在一轮轮洗牌过程中日益边缘化最终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最突出的是凤麒麟上任前集团事业部部长正处级为人比较梗直以敢于在领导面前说实话而著称。

    凤麒麟的原则却是你可以说实话也可以说谎话前提是必须送礼。

    那位部长却没悟透这一点每年调整都换岗位、滑半档目前担任集团在深山老林里的危险品仓储中心副主任(享受正处级)他还在反省呢总觉得自己肯定哪句话冒犯了凤麒麟。

    通过以上种种敛财手法凤麒麟掌控榆达集团期间大概捞了多少钱呢?

    于煜粗估至少八到十个亿!

    但凤麒麟聪明之处在于无论什么手段、伎俩、花招他既不是决策者也不是经手人!

    查遍财务中心所有大额支出审批单和发票凤麒麟没签过一个字;

    查遍人事、项目、工程的所有决议统统是集团经营层做的决定仅仅交给凤麒麟备案;

    查遍所有项目书、资管会议、对外担保等材料最终审批人都是总经理张益强!

    也正常张益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