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却将琉球国每年一次的朝贡,定为每十年一次,目的就是阻止日本通过琉球国的朝贡受益。

    琉球国方面倒是不死心,国主尚宁王从鹿儿岛返回首里城后,依然坚持每年派出朝贡船队,希望恢复每年一次的朝贡活动。

    但其贡品内多是清酒c刀剑c屏风c纸扇c玳瑁之类的日本特产品,因此不得万历帝的欢喜。

    直至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倭人用兵鸡笼山,琉球国主尚宁王事先派遣通事蔡廛,来我大明通风报信。

    我大明派沈有容将军出兵大破倭人,才确保鸡笼山不失。

    朝廷感怀琉球国主尚宁王的忠义,遂将朝贡定为五年一次。只是琉球贫瘠,对我大明物产思之若渴,依旧每年前来朝贡。

    朝廷上下,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属下记得,琉球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朝贡曾经派出五艘两千料的福船。除了进献给陛下的贡品外,琉球馆内的贸易活动持续了半年,琉球国获利颇丰。

    只是后来听人说,琉球所获利润尽皆被日本的萨摩藩吞没,琉球国内依然十分困苦。

    从那次以后,朝廷对琉球国不喜,对琉球国的朝贡也多是敷衍。

    有日本横在中间,这些年琉球国朝贡船队的规模开始日渐萎靡,渐渐式微。

    属下记得去年的时候,琉球国仅派来一艘四百料的福船,当时正逢朝中有变,就将其打发了回去。

    没想到今年居然是琉球世子亲自带人前来朝贸,只是没有官方文书,这就有些令人头疼了。”

    南居益手捻胡须沉思片刻,随后开口道:“那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是想办法将其打发走,还是允许其前往京城?”

    汪福临想了想,沉声道:“琉球世子的印章和文书证明不假,其身份可以肯定。

    如今所犯难者,就是此人没有官方文书,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合适。

    留下其实也无妨,但属下唯恐会有风言风雨,对大人官声不利。所以属下建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依照去年的惯例,以朝廷不安稳为借口,将其趁早打发走,免得生出事端。”

    听完心腹幕僚汪福临的答复,南居益双目微合沉思不语,右手的食指却不断敲击着桌案。

    截至今日,他任福州知府已经三年,琉球世子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过只是一件小事。如何抓住机会能够更进一步这才是大事。

    将琉球国世子打发走的确是四平八稳,但

    想到这里,南居益缓缓睁开了眼睛,看了汪福临一眼,叹道:“福临啊,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有些差了。”

    汪福临端正身体,毕恭毕敬行了一礼,询问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见?”

    对于这位福州知府,汪福临知之甚深,晓得对方是一个拥有远见卓识的人物。

    自己虽然是人家的幕僚,但无论见识还是谋算,都相差甚远。

    既然人家点出自己的想法有所偏差,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请教一番。

    南居益摆了摆手,笑着道:“福临无需如此客气,我现在也只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你来帮我参详参详。”

    顿了顿,南居益开口道:“若是换一年,琉球国世子没有官方证明就想进京,那是想都不用想。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不能没了规矩。

    但今年不同,陛下自从去年九月登基至今,前来我大明祝贺的藩国就只有朝鲜c鞑靼等国。

    比起永乐帝时的万国来朝,显得何其凄惶,陛下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未必会没有想法。

    藩国世子,也就是未来的藩王,想要朝见我大明的天子聆听教诲,这个理由也说得通。

    尤其本朝太祖将琉球国列为不征之国,比其他藩国更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