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吧,你看看这,”说着夹起一小块儿面片儿,“这面瓣形似猫耳,小巧玲珑,火腿丁如玛瑙,鸡丁像琥珀,笋子如翡翠,慢火熬上一两个小时,汤鲜味美,喝一口回味无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猫耳朵了。”
“猫耳朵?”侧头想想,我第一反应猫耳朵是以前吃的一种好像饼干的零食,怎么到了这余杭猫耳朵改成了这种“片儿汤”了。
看我发愣马宏骏一笑,“别的本真人可能不如老哥你,可这吃就算你骑上快马也追不上我的,你可别小瞧这普普通通一碗路边小吃的猫耳朵,这其中还有典故呢?”
“典故?嘿,还真是吃过看过见识过,这里面儿有什么典故快说来听听。”反正现在也是闲着没事儿,倒不如听听这小吃的有趣故事,也是一番消遣。
“咳咳,”马宏骏轻轻嗓子,竟是装出一副评书先生做派,喝一口汤,轻拍桌子开讲,在马宏骏说来,这猫耳朵还真是大有来历。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正游得兴致勃勃,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却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有停下的势头,大半天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没有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说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兴许是乾隆爷真饿了,再加上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这“猫耳朵”就成了一道名点。
“姥姥的,我这小暴脾气的,这货都这样了,当真是叔能忍婶子都不能忍了,”看着头也不回的阿大走进一条弄堂,摸了摸鼻子,嘴角上翘弯起,“嘿嘿,婶子不能忍就不能忍吧,真拿我当白痴了?两句话就被激的拼死拼活早就让人阴死不知道多少回了,真是的,切。”
对着阿大背影竖了根中指,转身跟阿大相反方向走了,一路上一边吃着灌汤包,一边琢磨那无良胖子马宏骏究竟是如何打算的,显然文颜武纪在余杭的势力已经太大,根系太多,该碰的、不该碰的生意都碰了,甚至还和一些不清不楚的人和组织有联系,半黑半白的说不清道不明,在当地已经不稳当,这么两个庞然大物国家绝对不会允许存在下去,更何况两家之间盘根错节,已经开始相互倾轧,趁机下手正是最好关节,而胖子估计打的也是这个算盘,而我在这局棋里扮演的又是何种角色?
坏了吴王夫差万里江山的西施还是引狼入室的吴三桂?
两者都难说,马宏骏虽然打不过我,可玩心思却能把我吃的死死的,对我这么个一没背景,二没心眼儿的愣头青,如今就如同过了河的卒子,一路向前没有半步退路。
“喂,我说老哥,你就这么不瘟不火的走了?刚才那小子很臭屁呀。”也不知道马宏骏从哪个旮旯里窜出来,一手勾搂着我肩膀,另一手从塑料袋里捏起个灌汤包就丢进嘴里,吃完还竖起大拇指说是给点三十二个赞。
“喂,我说你不是道士吗?道士不都应该三皈五戒,不能杀盗淫妄酒,不能开荤的吗?怎么你这荤素不忌啊?”把马宏骏又伸过来的爪子拍开,上上下下看了这货三十六眼,看的他直发毛,双手护胸装出一副被小流氓调戏的纯情小女生模样,“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告诉你贫道可是守身如玉的黄花大处男,而且是直的……”
“直的是吧?直的是吧?”顺手赏了这货两个板栗,“还守身如玉的黄花大处男,就个金针菇也好意思说说,也就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