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路问路赶路,终于在三天后到了曲阜六台山,到了山门前看到牌楼上两个大字“六艺”,“真是个好地方”,李斯进了山门,爬着台阶,看着山间缭绕的云雾自语着。半晌功夫,半山腰的“圣贤堂”三字出现在李斯眼前,终于到了,李斯敲门拜访后,出来一个书童模样的人。



    “在下楚国人士,上蔡李斯,前来拜访荀卿前辈,烦劳通报。”李斯说道。



    “那个你等一会。”



    过了一会儿,书童又回来了,开口说:“师祖问你可曾带礼物看望?”



    ‘我去,还真的要礼物?我只是想想而已,之前在临淄城又没看到好东西,想起荀老夫子德高望重应该不会追逐世俗之理吧。’想到这李斯也是无奈。“那个真是抱歉来的匆忙,不曾带礼,这是我路途中得到的至宝,里面学问之大,道理至真,实在让李斯为之疯狂,身上只有此书,你交给荀卿一观吧,实在抱歉。”李斯拱手回答。小书童拿着竹简又进去了。 



    过了好半天,只听见:“那个师祖叫你进去。”小书童出来后叫上李斯一道进去,李斯心想还好没白来一趟,就随着书童走进了圣贤堂,里面是一个大院落,房屋数不胜数,李斯看见前厅有一众学子正席地坐着背书,余音绕梁,绕过前厅,后面院中是一群学子在练武,每个人都荣光满面精神焕发,‘真是个好学之地’  李斯正想着呢,书童说道“那个师祖在后山等你,,你一人沿着小道直走上去就是。”



    “多谢。”李斯说完又沿着路爬了几步,来到了山头上,只见眼前的山顶之上有一处竹房子,旁边有一处天然巨石平台,下面是悬崖万丈,真是个俊美又险恶的地方。李斯走上前去,竹房上有一匾额上写着《善恶》,他不懂其含义,却见巨石之上端坐一位老人,李斯心想这便是荀卿了吧,于是作揖拱手而拜“在下楚国上蔡人士李斯,因仰慕荀老夫子当代大儒之风,特来此拜访,李斯不才,欲拜为老师,还望夫子收留。”



    “这篇《劝学》你从何处得来?”荀子问道。



    李斯如实的把经过告诉了荀子,他听完后却说“真是写的狗屁不通,你却奉为神作,真是不知好歹,愚昧至极。”



    李斯听完,不开心了,这明明是圣经,愤慨的回答“荀夫子,你虽为当世儒宗,世人敬仰,也不必如此诋毁他人,这篇劝学引经据典,观点独特,文采古朴大气实乃当时神作,李斯虽见识短浅,但依在下看来,这篇大论非绝代大家写不出,就是夫子也不一定就更高明些。”



    “哈哈哈,年轻人不畏强权,坚持己身,不错不错,多大了?”荀子笑着说道。



    “二十过六”李斯仍然有点生气。



    “嗯,你且上前来。”荀子招呼李斯过去,待李斯走上前去一看,顿时一惊,这不正是三天前卖书的老人吗?



    “前辈?原来你就是荀卿?可为何又说自己卖的这书不好呢?李斯还要谢前辈赐书之恩呢。”



    “几天前,我夜观星象而知,南方将有一人与我结缘,且后会扬名于天下,故拿着自己的著作去临淄等待有缘人,然后发现了你。”荀子神乎其神的说到。



    李斯更是惊呆了,“原来夫子便是写《劝学》书之人?果真是当世神人,恳求夫子收我为徒,李斯必会用心苦学,好好侍奉。”



    荀子听完赞许的点点头,“我问你,你已经二十六想必已有妻儿,不在家中养活老小,来此学艺为了什么?”



    “禀前辈,如今苍生荼毒,天下寥寥,七国兵伐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李斯虽人微言轻,亦不敢苟活,只求结束战乱,还天下太平,深知夫子深谙天地之道,特来此求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