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占城人可不会说中国话,但中国却站在了占城之边。</p>

    中国人与占城人对两国的交往表示满意,展望未来,占城补签了与大明的军事协议,占城同样成为大明军的驻扎之地。</p>

    离开了安南,颜常武到达了柬埔寨访问,该国国王巴东·拉嘉同样对颜常武的来访盛情款待,深深地感谢中华上国。</p>

    柬埔寨建国很早,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世纪---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之后衰落,长期陷入野心家的争斗与教派斗争之中。</p>

    于17世纪20年代末开始,柬埔寨王室内讧频繁,政变迭起,雪上加霜的是还有外国的入侵。</p>

    最终柬埔寨王国流了很多血,巴东·拉嘉得南华帝国的力挺,坐稳了王位,立佛教为国教,同时,柬埔寨与周边诸国完成了划界,盖上国玺的地图送两中华保存,意思是说一旦外国入侵,两中华可凭此地图恢复柬埔寨王国的地界。</p>

    南华军在柬埔寨也设立了海军基地,人数同样不多,但暹罗与安南人恼火无比,尤其是安南人,他们本身就有一颗狼子野心,心比天高,现在受到南华的遏制,因南华军的实力,安南人敢怒不敢言。</p>

    对于他们的憋屈,巴东·拉嘉是心知肚明,无比感谢中国人,同样地,他让最美丽的少女献舞,给客人们献上了大量的上等好米、名贵的象牙、黄蜡、樟脑、豆蔻、紫梗、木材和宝石,理由与占城是一模一样。</p>

    送给朋友好过留给强盗!</p>

    中国人满载离开,告别了热情的柬埔寨人,又到达泰国访问。</p>

    泰国原名暹罗,中国明朝封为暹罗,接着被颜常武册封为泰国,取义国泰民安之意,暹罗人以之为美,就同意改国名。</p>

    中国人心地善良,给予外国多是美名。</p>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p>

    明永乐元年,成祖又赠暹罗王金银大印,暹罗王也遣使谢恩。</p>

    郑和南下时中国人留暹逻者甚多。明初,中国的海外活动是非常频繁的。明成祖为宣扬国威,曾派郑和率领舰队,南巡七次,走的是西洋航线。暹逻位于越南至马来西亚的海程之中,为必经之地。当时,东南亚各地已有华人商贾,居处其间。</p>

    随郑和南下的马欢,著有《瀛涯暹胜览》一书,其中记述暹逻的情形道:</p>

    “国周千里,外山崎岖,内地潮湿。土瘠少堪耕种,气候不正,或寒或热。其王居之屋,颇华丽整洁。民庶房地造如楼,一不通板,却用槟榔木劈开如竹片楼,密摆用藤扎缚甚牢固。上铺藤簟竹席,竹卧食息皆在其上。</p>

    王者之扮,用白布缠头,上不穿衣,下围丝嵌手巾,迦以锦绮压腰。出入骑象或乘轿。一人执金柄伞,茭草叶做,甚好。</p>

    王崇信释教。国人为僧为尼姑者甚多。僧尼服色与中国颇同。亦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