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鲁狠抓生产后的结果!

    从红毛番那里进口的线膛枪还是少,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和巴格达有兵工厂负责军工生产,制造线膛枪。

    军队为了线膛枪手还特意开了小灶,让他们能够多些实弹练习。

    现在世界第二大产销的地区是印度,因为那里的畜牲多……除了众多的神牛,在公元17世纪的印度有一亿人口,实际上是一千万人加九千万两脚畜牲。

    中国之外,也只有印度才能产出大量的硝,譬如倭国也都很想赚这个火药钱,可惜他们的人口太多,牲畜太少,粪肥都用做自家农作物上还不够用,其它小跟班亦是如此。

    东南军对印度地区的影响力巨大,印度所产的硝几乎都被东南军买下了。

    奥斯曼帝国则没有那么多硝,往时还是够用的,与东南军一开战,硝的使用量急剧上升,就捉襟见肘,不得不通过走私渠道,从红毛番那里进口一些火药来顶用!

    红毛番虽然与奥斯曼帝国敌对,但红毛番中不乏坚定的爱国者,他们一点都不以销售自已的火药来打击自己的国家为耻,只要土耳其人给出银元痛快,有什么不卖的呢!

    搞笑的是,奥斯曼军队也在倒卖火药,他们将国家高价进口的火药,以合适的价格卖给一些红毛番的散户、地中海海盗、克里米亚的关系户……慷国家之慨一点都不手软,问题是枪手不用火药堆出来,枪法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东南国的控制能力就强得多了,自家的火药、印度的火药一点都不会出口给外国人,全是自家用了,东南军的枪法冠于诸军。

    这个差距让在高地上观战的穆罕默德四世都看得出来,他的炮筒式望远镜缴自东南军,中国人制的望远镜质量胜过其他国家所制,为了看得更清楚,说不用中国货的穆罕默德四世也使用中国的望远镜来观察敌我情况。

    结果他悲哀地发现,已军的线膛枪火力本来远远不如东南军,更糟糕的是装填速度慢,人家的速度至少是土耳其人的两倍!

    这个现象是显而易见的,对方的枪声又快又密集,反之已军真不争气,好象便秘般,半天也开不出一枪,让穆罕默德四世都恨不得自己去抢过一把线膛枪参战,可能还好过他们!

    还击貌似在东南军中掀不起风浪---打出的子弹数少、威力不足还有东南军的防具,让东南军受攻击时简直胜似闲庭散步。

    再近些,东南军的霰弹炮、飞雷炮开火,立即给土耳其的进攻者造成重大的损失!松语文学Www.sywx8.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