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一个赔钱货。害我家贵子没儿子养老送终,成了绝户头,还有脸回娘家闹腾。这要是搁别人家,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也就咱家贵子脾气好,纵得她不知天高地厚,真把自己当块宝了。”

    老太太特意拖了几天,家里少两个人,正好省粮食。可这两个人一惯是家里吃的最少的,干的最多的。

    粮食没节省多少,家里的活计却没人干了。

    养猪喂鸡下地挣工分,挑水做饭洗衣裳,要不是大儿媳妇和小儿媳妇叫苦连天,她且还要再拖几天呢。

    “我闺女又不是不能生,生得出女儿就生得出儿子,这些年怀都没怀上,没有种子怎么发芽,都是老娘们,说的好像谁不懂是咋的?你们要是这个态度,就赶紧回去,也不用再来了。”

    说完嘲讽的一笑,“我忘了,你们家还有个大妞呢,咱们生产大队有好几个大傻子,亲家母怕是要赶着时间相看吧,咱们就不多留了。”

    “这丫头,净是怪词。”王桂花收拾收拾,带着叶悠悠去了清水镇。

    小湾村离清水镇不远,但走路也要近一个小时,王桂花熟练的去了村口,搭了村子里出去办事的牛车。到了地方,摸出一个水煮鸡蛋偷偷塞到赶车大叔的口袋里,“他叔啥时候回村。”

    “下午三点,你们早点去镇尾那颗爷爷树下头等,我再把你们捎回去。”大叔摸着口袋里的鸡蛋,呵呵笑着。

    “好勒。”叶悠悠响亮的应了一声,和大叔挥手再见。

    王桂花牵着外孙女的手,见她并不象一般的农村小娃,到镇上看到什么都一惊一乍的叫唤,心里越发可惜,之前对外孙女实在关注的太少了。

    “这个是你大伯上班的砖瓦厂,看到里头的三层小楼没有,是清水镇的独一份。”王桂花很熟练的告诉她,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最后拉着她到了镇上的供销社。

    在这个特定的年代,所有的物资都由国营的供销社ti g一ng,一进去就是一组玻璃大柜台,气派又敞亮,里头待chu sh一u的货品排列的整整齐齐。

    搁在一九七二年,这样的景象是极有视觉冲击力的。

    许多人第一回见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发出“啊”的一声,先后退几步,再赶紧凑到玻璃柜台上,仔细看里头摆了些啥。

    叶悠悠出生在一个超市随便逛的时代,当然不会被一个小小的供销社吓到。

    没看玻璃柜台,反而抬头去看正中墙上悬挂着的主席相框,相框背后是一整张巨大的彩色洋画,上头印着暖水,搪瓷盆和各种生活用具。

    看在叶悠悠的眼里,具有一种魔幻的年代感。让她再一次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来到了一九七二年的中国。

    王桂花笔直走到柜台前,“同志,把那匹蓝色的布料给我看看。”

    她要给外孙女做一身衣裳,现在是夏天,蓝色的裤子,白色的短袖,再给做双黑色的布鞋,别说在农村,就是去市里,也不土气。

    “你有布票吗?”售货员斜睇着眼睛看他们,这一老一小一看就是农村人,这些老农民每回到镇子上,就得来供销社从头看到尾。

    看什么都稀罕,就是不买,偶尔也有想买的,可又掏不出布票工业票,最后还是只能挂眼科。所以售货员一听王桂花要看布,第一时间就问她有没有布票,不然白看一场,要是再把布给弄脏了,她找谁喊冤去。

    叶悠悠蹙了蹙眉头,对于售货员的鼻孔朝天,她很是不习惯。但王桂花却是极习惯的,拿出手帕包着的布票和钱,“不光蓝的,还有那匹白色的衬衣料子,也给我看看。”

    售货员看到布票,这才和缓了脸色,把布料递出来给她摸摸看。

    扯好布料又给叶悠悠买了铅笔和练字本,叶悠悠心中一动,“姥姥,我能买一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