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吃饭也就是几十个铜钱的事儿。一匹好马才不过十贯钱,宋初的物价更低,这两百贯钱可不是小手笔,购买力已经非常强了。
别的不说,两百贯钱在太平兴国四年,娶媳妇买房子那是足够了,还是娶个小家碧玉,在首都开封府买房子呢。
谢慕华穿越到了这儿,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又没有一技之长。既然来了这里,只怕也回不去后世了,安家立业处处都要用钱,这二百贯来得正是时候,简直是及时雨。
“你就不要再客气了。”
杨九妹看谢慕华默不作声,以为他不好意思要钱,笑呵呵的小脸,装模作样的一板,说道:“再客气就是看不起我们杨家!”
谢慕华伸手接过了两盘铜钱,入手就是一沉。不过沉归沉,这可是钱啊。
刚才冒死去见刘继轩,等于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嘴皮都说破了,才哄得刘继轩退兵,这杨家送些钱,我也受之无愧。刚才佘太君还说了,到了代州还有重谢。既然带了个重字,想来没有个千儿八百贯的,杨继业也拿不出手。
谢慕华这钱一入手,心里就踏实了许多。本来他就是穿越而来,身无长物。现在不管怎么说,二百贯钱在手,想买地耕田也好,想打本钱做生意也好,总归是有了底气。
想到这儿,谢慕华不由得感激起佘太君来,他一整衣衫,微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杨夫人!”
佘太君看谢慕华不矫揉造作,故作清高,也没有见钱眼开。谈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禁微微一笑,心中对谢慕华又多了分好感!
“不知道先生将来有什么打算?我看先生一表人才,谈吐不凡,要是想谋个功名,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眼下契丹胡虏虎视眈眈,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先生跟我面见父翁,保荐先生!”
杨六郎也是慧眼识英雄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才,自然而然的起了招揽之意。
佘太君却轻咳了一声:“六郎,谢先生才华出众,又怎么能屈居边陲之地?等我们到了代州之后,让你爹爹好好酬谢先生,大宋国势蒸蒸日上,谢先生这样的人才必然能出人头地。”
谢慕华心里一突,这老太太可一点也不糊涂。自己来历不明,却又自称是海外归来。虽然顾着情义,佘太君还是要邀请他去代州酬谢一番,但是之后,就必然要和他撇清关系。
至于他谢慕华是不是人才,跟他们杨家有一毛钱关系?杨家一门虎将,人才还少了?
老太太一番苦心都是为了杨家着想,投降不到一个月的人,要是现在就在收揽人心,招募人才,必定会引起朝廷的猜疑。
对于自己这样身份不明的人来说,越早撇干净了越好。
谢慕华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很郁闷。从小到大,他听过无数次杨家将的故事,却没有想到,真正和他们见面之后才发现,杨家这个忠烈之名,是不知道用多少谨慎和小心来换来的。在这个君王就是一切的时代,忠臣良将也只不过是帝王的工具,良禽择木而栖,谈何容易!
反正手里已经有了几百贯钱,杨继业那里还有丰厚报酬在等着我去拿,那干脆拿了钱就跑路,去南方做个小生意或者当个小地主,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得了。谢慕华盘算着未来百来,宋朝还算是安定繁荣,就算是算上南宋,江南起码还有二百多年好日子,反正谢慕华没指望自己能活到三百岁,哎
谢慕华笑了笑:“多谢老夫人提点。”
杨延昭何等聪明,又如何不明白母亲的一番苦心,他低下头,默默不语。
杨九妹是个急性子,看着这几个人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
杨延昭摇了摇头,拉着èi èi远远走开。
谢慕华主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