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猜出了谢慕华的心思。

    谢慕华心里一横:“在下估计,现在刘继轩是绝对不敢杀死各位的。但是就这么困着也不是办法,时间拖得越久,刘继轩就越容易乱了方寸,逼到万不得已,只怕这儿的人,能活着到代州的,也没几个了”

    谢慕华压低了声音,盯着佘太君的眼睛:“要是信得过我,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继轩退兵。”

    佘太君没有说话,她静静的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

    这个人虽然有点疯疯癫癫,来历不明。但是对形势判断的极为清楚,并且对大宋目前的战略方针把握的一清二楚。要知道五月二十二日,宋军刚从太原撤军,沿太行山向河北移动。

    刚刚消灭北汉政权的宋军将士,还以为自己是踏上了返乡的道路。四天前,大军才抵达了河北镇州现在的河北正定宋太宗赵光义还没有宣布对辽国作战,单单从宋军的动向就推测出宋辽可能爆发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人寥寥无几。

    就算是佘太君引以为豪的七个儿子,也有四人认定宋军不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跟辽国开战。但是杨继业和佘太君在战火中生活了一辈子,他们两都敏锐的察觉到,宋辽之间的第一次大战在所难免。

    但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居然一语道破天机。

    如果他不是辽国的奸细,那就真的是天纵奇才了。她又怎么知道谢慕华比她们整整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呢?

    佘太君厉声斥道:“这些军国大事,你如何妄下判断?难不成”

    佘太君脸色一寒:“你是契丹细作?”

    谢慕华惊出一身冷汗,心里大呼冤枉,急忙辩解道:“在下听九妹说皇上攻下太原,直到撤军也没有犒赏三军,没有原路撤军,大军反而向河北路前进。在线大胆猜测,此乃大战前兆。老夫人万万不要冤枉了好人啊,我堂堂中华男儿,怎么能做胡虏走狗?”

    佘太君心中波澜起伏,这谢慕华看似貌不惊人,但是从九妹的只言片语中就推测出这许多事情。而且佘太君这辈子阅人无数,想在她面前说谎并不容易,谢慕华言语诚恳,不像是在撒谎,难道此人真是天纵奇才?

    佘太君看着谢慕华,脸上竟然泛起一丝笑意:“你去,没有说服力。这样好了,我杨家也出一个人。你们一起去,生,就一块回来。死,我保证,在杨家人没死之前,你必然不会倒下!”

    “九妹!”

    佘太君低声叫道。

    “是,娘!”

    杨九妹的脸色坚定无比,倒提花枪,拉着谢慕华的走便大步走了出去。

    “娘”

    杨延昭急忙拉着佘太君的手,跪在地上:“九妹才十六岁,是爹娘的心头肉啊。”

    佘太君抚着六郎的背,说出来的话却无比坚定:“我们杨家,可从来不会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

    远处,九妹那苗条的身影已经看不清楚佘太君的眼睛竟然也微微有些湿润。

    谢慕华的心止不住狂跳起来,刚才一时逞光棍,说完了想反悔都来不及。现在被杨九妹拉着就朝刘继轩那里走去,真是越走腿越软,越走汗越多。

    刷,十余张弓整齐的拉开,对准了两人。

    “别放箭我是杨府门下和杨九妹一起求见刘继轩大人!”

    谢慕华结结巴巴,牙关打战的喊道,后半截话才算说的顺流了点。

    树林里传来刘继轩的声音:“带他们过来!”

    杨九妹拉着谢慕华正要往前走,几个士兵拦住了他。九妹傲然一笑,把花枪抛给他们,继续大步走去。

    刘继轩端坐在林中的一块石头上,走得近了,谢慕华才看清楚他的脸,这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眉清目秀,三绺长须,也算得上器宇不凡,他穿着一身银色软甲,倒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