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念到后面,终于到了实质阶段 , 陶知谦 , 以及张兴道 , 娄清之等人都无不是神情一凛。

    “……陶知谦创作《皇帝的新衣》 , 利国利民,本皇甚悦。封,六品布衣 , 谏言司知事。赐,‘申州谏才’牌坊 , 玉如意一柄,荒级文房四宝一套,雪山蛛丝一匹 , 以示嘉奖。钦此!”

    陶知谦高声道:“陶知谦领旨谢恩 , 赵皇圣安。”

    言毕 , 伸手接过圣旨。

    宣读往圣旨 , 气氛顿时轻松下来,内侍官满意地打量着陶知谦,赞叹道:“君子温润如玉 , 少年大才,今日本官亲见,方才知道传言不虚。”

    “大人过誉了。”陶知谦谦虚道。

    “并非过誉。”内侍官摇头 , 感慨道:“本官自居上元城 , 见过不知几许多的良玉美才 , 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陶知谦恭谨道:“大人慧眼如炬,陶知谦惭愧。今后我当继续奋进,才能不负今日大人此言。”

    “你倒是会说话。”内侍官哈哈一笑,道:“你那《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 当众宣读时 , 本官却也在场 , 没得落了些眼泪下来,陶知谦你可要为本官眼泪负责。”

    “当得 , 当得 , 到时候‘知味居’,我亲自为大人赔罪……”陶知谦也是一笑。

    皇威浩然 , 陶知谦是赵皇看在眼里的人,内侍官自然看重,而陶知谦也乐意奉承。

    两厢情愿之下 , 一老一少 , 此时倒言谈甚欢 , 如多年相识。

    到了中午,娄清之清楚陶知谦囊中羞涩,便自付费用,包下柳木镇最大的酒楼“知味居”。只是看酒楼老板那巴结讨好的态度,娄清之究竟花费了多少钱财,就值得思考了。

    上元城来的钦差,州府陪同下来的官员,以及娄清之,镇守等人 , 倒是凑了济济一堂官员。又加上张兴道特意放了书院一天假,带过来的众多书院夫子 , 整个酒楼上下二层 , 可谓热热闹闹 , 充满了人声笑语。

    整个下午 , 陶知谦基本没有轻松过,更是被酒水灌得头脑昏昏沉沉。

    陶知谦倒是想要节制,可此情此景下 , 便是不喝酒也不行。

    内侍官给你敬酒,你喝不喝?不敢不喝。

    州府官员给你敬酒 , 你喝不喝?还是得喝。

    县里的官员敬酒,你喝不喝?依旧得喝。

    镇守等人,学院众夫子敬酒 , 你喝不喝?必须得喝。

    如此一圈下来 , 陶知谦菜没吃上几口 , 肚里已经被酒水灌得“哐当”作响。

    若不是娄清之和张兴道看到形势不妙 , 替陶知谦上来挡了一些酒,只怕陶知谦不等宴席结束,就要给直接喝趴下了。

    直到夕阳映照 , 陶知谦才脚步踉跄,由江左扶着回到家中。

    接着也没心思理会母亲冯彩凤的心疼责备,陶知谦昏昏沉沉摸索到房门 , 直接往床上一头栽倒 , 长睡不起。

    ……

    七月十五日 , 圣元大陆秋试之日。

    考场依旧是柳木书院,但考生人数,相较于春试已经大大缩减,只有一百出头的数量。

    一百多个考生分散在五个考场 , 每一个考场只有二十来个考生 , 坐得稀稀拉拉的 , 想要交头顾耳也根本不现实。

    这次秋试的考题是“贪婪”,和春试的考题“狼”相比 , 难度无疑大增。毕竟“狼”是实物 , 而“贪婪”却是一种虚无,考生稍有不慎 , 就有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没有抓住重点。

    陶知谦在脑海中搜索了一番 , 最终写下《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陶知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