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内侍小心道:“陛下,接下来该赐宴了。”

    赵崇隆深吸一口气 , 脸上神情莫名 , 沉吟道:“暂不赐宴 , 让人将这篇《皇帝的新衣》 , 读给众人听听。”

    内侍虽然不解,但依旧领命而去。

    广场中的群臣有些骚动。

    “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应该赐宴了吧?”

    “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

    正当众人窃窃议论时,上方的内侍官突然高声道:“请诸位安静 , 奉陛下之命,读《皇帝的新衣》故事。”

    “《皇帝的新衣》?那是什么东西?”众人虽然满腹疑惑 , 但赵皇之命,也不得不遵从,迅速安静下来。

    只听台上内侍官读道:“上古时候 , 在无尽大海中有一海岛 , 岛上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国家的皇帝励精图治,但却有一个癖好……”

    故事不足两千字 , 不到一刻钟 , 内侍官就已经宣读完毕。

    而众人此时却依旧沉浸在故事精彩中。

    不知何时,赵皇却已是走下龙椅,来到高台上。

    赵崇隆看着下方众人 , 感慨道:“《皇帝的新衣》虽然只是一篇短小故事,但其中的意义,却让本皇不得不警醒。敬本皇 , 畏本皇 , 爱本皇 , 有求于本皇的人多不胜数,可是敢说真话的人又有几个?《皇帝的新衣》中,那个糊涂皇帝光着身子,却也没有人提醒 ,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本皇自思 , 绝不像做这样让外人看笑话的糊涂皇帝。”

    赵崇隆顿住话语 , 脸色复杂,眼底深处闪过悲凉 , 还有一丝悔意。

    他忽而记起 , 五十多年前,在他刚登基的时候 , 还有臣子敢于向他直言进谏。但他那时却以为是臣子不懂得敬畏皇权,以是不但不听谏言,反倒严厉惩处。从那以后 , 渐渐的也就没有臣子敢跟他对着干 , 他赵皇说什么 , 哪怕是黑的也必须变成白的。

    他自认励精图治,就和《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糊涂皇帝一样,可叹此时才幡然醒悟,以前不知做了多少错事。

    众人静静看着赵皇,偌大的广场上,落针可闻。

    赵崇隆神情渐渐化作一片坚定,朗声道:“本皇希望,众位以后能够继续向本皇直言进谏,学学《皇帝的新衣》里面那几个孩子。诸位 , 可不要让自己连孩童都要不如。”

    “本皇恳请诸位,以后能直言进谏。只要不抄了我赵家祖坟 , 不谋朝叛逆 , 哪怕指着本皇的鼻子骂 , 揪着本皇的衣领骂 , 骂得本皇颜面无存,抱头痛哭,本皇也心甘情愿。”

    “另 , 六部之外,再设一谏言司。谏言司独立六部以外 , 可对皇帝的一切命令进行劝谏,且不以言论获罪。谏言司常设,后代赵国皇帝不得废除 , 否则视同违背祖训。”

    “另 , 申州江陵县书生陶知谦 , 创作《皇帝的新衣》 , 于本皇,于赵国意义重大。封,六品布衣 , 谏言司知事。赐,‘申州谏才’牌坊,玉如意一柄 , 荒级文房四宝一套 , 雪山蛛丝一匹 , 以示嘉奖。”

    “另,宁阳王进献《皇帝的新衣》,有劝谏之功,特加封王珠一颗。”

    “诸位 , 本皇希望以后诸位能够精心辅佐 , 直言进谏。这非但是为了我赵家 , 更是为了赵国亿万子民,为了我人族昌盛繁荣。”

    “赵皇圣明。”台下众人高呼。

    有老臣子甚至忍不住失声痛哭 , 大呼“苍天开眼”。

    就连一众内侍 , 也多有眼眶湿润。

    ……

    外界世事变迁,陶知谦却是闭门家中 , 为七月十五号的秋试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