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认为,故事的剧情 , 就像一首曲子一样 , 同样有着轻、重、缓、急之分。曲子如果轻重缓急有序 , 听起来就有节奏感 , 但若是杂乱无章,听起来就会格外刺耳、难受。而也同样如此,就且先说这个‘轻’字。在一中的情境中 , 有的时候一言轻轻点过,非但不会简略 , 反倒能给人足够的遐想空间,免去枯燥乏味。”

    “举个例子来说,好比写到一个人在来到沙漠中 , 非要写出沙漠是如何荒芜 , 头顶烈日如何炎热 , 地面的沙子如何滚烫 , 甚至在一些中,还要细化到一粒粒沙子的情况。我不否认,这样写可以让环境展现得十分精致细微。”

    台下众人听得暗暗点头 , 的确他们写故事,就是这么写的。有时候,他们甚至恨不得将所有的情况都展现在读者眼前 , 画出整个沙漠来。

    但好像听陶知谦的口气 , 似乎他不认同这种写法 ,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陶知谦,看他要怎么说。

    有些人眼中甚至露出讥笑。

    陶知谦话语稍稍顿了下,继续往下说道:“但是,如果诸位把自己放在读者的角度 ,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读者想要看见 , 真的是沙漠中的情景么?不 , 读者更多的期待,是对于故事情节的期待 , 如果他们要去看沙漠 , 还不如通过书文碑,亲自去故事世界中体验 , 又或者是买一副画儿来看。累累长篇,毫无意义地介绍,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台下坐在前面几排的人物 , 比如张兴道之流 , 都是一些修为高深之辈 , 对故事的造诣深厚,很快理解陶知谦的意思,不由目露震撼,心中大有豁然开朗之感。

    后面坐着的多是一些书生,甚至还有连书生都不是的生员。他们听陶知谦将圣元大陆悠久以来的创作手法嗤之以鼻,比作老太婆的裹脚布,不由得面露愤然。

    但等他们细往下想,却越是深以为然,不由震惊不已。

    “难道夫子以前教导的创作手法 , 都是错误的不成?”一些书院的学子将目光看向场边的夫子,却发现夫子此时也正沉浸在一片震惊中。

    本来炎炎夏日 , 此时天边突然吹来徐徐清风 , 顿时所有炎热尽皆散去 , 让人好不舒畅。

    陶知谦又道:“再举一个例子 , 一篇写一对情侣分别的故事。在结尾处,女子望着情人远去的方向,默默留下两行清泪。读者会由此展开遐想 , 女子是会伤心欲绝,转身归去 , 还是去追随情人的脚步呢?反之,如果在结尾处长篇大论,写女子是如何如何的伤心 , 做出什么决定 , 男子又如何如何的心中有苦难言 , 等等之类 , 这反倒破坏了故事的意境,不给读者留下丝毫联想的余地,无疑就落了下乘……”

    “有轻,同样也就有重。如果通篇完全无细节 , 给人的感觉就犹如一杯白开水,毫不知味……”

    陶知谦所说的这些,都是前世最基础的东西,但对圣元大陆上的这些书生而言 , 却是闻所未闻。哪怕陶知谦举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子 , 深入浅出的讲述 , 在他看来已经直白得不能再直白了,但也不得不时时停顿下来,给出时间让台下听众理解消化。

    五月已是仲夏。

    此时柳木镇上方晴空万里无云,明明是烈日高照 , 可以柳木书院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 , 却是渐渐凉爽下来 , 吹起徐徐清风。

    柳木镇的街道上,依旧是行人络绎不绝 , 但过往的行人都是匆匆忙忙 , 深怕在这烈日下多暴晒一会儿。但随着天边清风吹来,行人却是纷纷不由慢下了步伐 , 享受起这阵带来凉爽的清风。

    街道两边的小贩,停下手中不断扇动的草帽,叫卖声也由有气无力变得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