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出密封圈,邓二鲜已经有一定化纤的概念了。

    按照织造的方法分为针织机织无纺。

    各道工序都有化学加工存在,不过存在化学加工最多的要数化学纤维工业和染整工业。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西欧的纺织业开始,机器把工人的手从加工动作中初步解脱出来,为利用动力驱动的集中性大工业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贸易大为发展。殖民地的占领,又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

    手工纺织机器工作机件的一系列改进,使得利用各种自然动力代替人力驱动的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18世纪70~80年代欧洲广泛利用水力驱动棉纺机器。

    到18世纪末,纺织厂开始利用蒸汽机。

    从此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

    纺织生产的大工业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纺织机器更多的革新与创造。

    织造方面自从1785年动力织机出现后,1895年制成了自动换纡装置,1926年制成了自动换梭装置,织机进一步走向自动化。

    但是引纬还是利用梭子。为了引入很轻的一段纬纱,要让重几百到上千克的梭子来回迅速飞行,是能源的极大浪费。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现了不带纡管的片梭织机,用细长杆插入纬纱的剑杆织机、用喷水、喷气方法入纬的喷射织机等,这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灭梭子,从而取消卷纬工序,同时大大提高织机速度,降低噪声。

    但是打纬还是无法避免,还是需要工人手动操作。

    因此织机仍是往复式的,噪声和速度的限制还不能突破。

    纺织厂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韦宝给大家展示的就是一个20比1的,大型片梭织机的模型。

    这种大型设备,镇远舰上并没有实物。

    但韦宝确定,现在军工署掌握的技术,已经能将这种大型片梭织机变成实体,并且配合蒸汽机使用。

    黄滢一边查看大型片梭织机的模型,一边问身边的韦宝:“儿子,这几天你上哪儿去了啊?”

    “娘,没上哪儿,韦家庄各处转一转。”韦宝笑道。

    “小宝,这个啥织布厂和染布厂,真的要一两千人吗?”韦达康对韦宝上哪儿不感兴趣,倒是对工厂招工很感兴趣。

    “不用那么多人,先小规模试一试,一二百人就差不多了,来的人多,但是还得考核的嘛。”韦宝笑答:“工厂用工的标准,肯定要比你们工业局稍高一点,庄稼地都是包产到户,会种地就多赚钱。工厂的工人,也要看实际工作能力。”

    其实韦宝心里的规模是三四百人的中型厂子,但他招人用人喜欢紧凑,喜欢不够用的状态,再招人,会显得生意好,而且有了一点经验的人,带动后来的人,也能使得企业发展更健康,更迅猛,形成良性循环。

    上来就弄一大堆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那种状况,是韦宝最反感的。

    韦达康哦了一声,“那可真俏嘞!差不多十个人,才录用一个人啊?”

    韦宝笑眯眯的嗯了一声:“爹,怎么了?你想当厂长吗?”

    “那倒不是,我看见这些机器就头晕,当不来啥厂长,我是在想,马上一堆原先韦家庄本地四个里的人,又都要托人托关系,托到我这里来了。”韦达康自豪的笑道。

    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当个大地主,还是超级大地主的身份了。

    或者是超级大地主的爹的这么个身份。

    “管你啥事?小宝下面招人,向来都是要考试的,不行的人,就是托关系也没用,都靠自己本事,是不是,小宝?”黄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