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天下大乱 , 曹操纵兵大挖天下陵墓 , 以充军资。其实吴国孙权也不甘人后 , 曾经出兵五千人寻找赵佗的陵墓 , 没有得逞。
到了唐朝,才有人从一口古井中到达了赵佗的陵墓中,不但见到了赵佗 , 而且,还是赵佗感念那位崔姓人父亲写诗纪念自己 , 引得当时的广州刺史修建了纪念自己的越王台,专门接应他进来的。还给他说了一房夫人田夫人,齐国国王的女儿。后来 , 崔姓人带着自己的夫人和是个侍女出了南越王墓 , 还带出了一件奇宝阳燧珠。阳燧珠不慎落入大江 , 故名珠江。
秦朝 , 是方士方术流行的朝代,秦始皇一代人杰都听信了方士徐福的话语,命他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不老仙药 , 难道只是传说么?并且,赵佗墓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个唐朝的崔姓人并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闲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清河崔的嫡子。可信度大大增加。
可以说 , 现在各大世家流传的活死人术法 , 基本上都来源于赵佗的南越王国。
就连那个阵法里多次复活战斗的术法也有可能来之于赵佗家族。
一席话说的有理有据 , 让人听得恨不能马上飞到南粤,找到赵佗,得到那个神奇的长生不老秘方。
看着我们几个的神情 , 一直没有说话的老前辈开口了:“莫要想的太简单了。赵佗可不是个一般人,秦朝军阵天下闻名,而南越国继承了秦朝几十万的兵力,曾经在和汉朝的冲突中,打到过湘地。赵佗如果真有长生不老秘法,可想而知 , 他的陵墓里光是长生不老的大军就够人恐惧了 , 何况他还是个登基了的皇帝?我们这一趟可不太好做啊。“
是啊 , 皇帝,多么遥远的名词,还是一个能够长生不老的皇帝。想象都觉得可怕。单位了亲人的下落。还是得去。
羊城 , 南粤的首府 , 经济发达 , 是华夏经济的领头羊。
我们几个风尘仆仆的终于到了这里。有了家在当地的老前辈的帮助,我们住进了老前辈家族的别院,准备第二天前去传说中的南越王赵佗的陵墓所在地一观。
乔四儿借口要见长辈离开了,他要提前打个招呼。
第二天,刚起床,乔四儿就到了,还带着两个人,一个他介绍说是他的表弟,另外一个是他哪位长辈的秘书。而一见面 , 那位秘书就提出了疑问。
“你们怎么会知道南越王赵佗的墓里会有人长生不老呢?”他毫不客气。
黄铸看看程大河,又看看我 , 我知道他的意思。就开了口。
“赵佗 , 死的时候局记载已经101岁了 , 他的儿子已经先于他而死 , 他只好把王位或者说是帝位传给孙子赵胡。赵胡从小体弱多病,还性情懦弱。继位后四十多岁就死了。那么,赵佗有几个儿子 , 几个孙子呢?难道他就不会挑一个身体健壮的继承人么?何必挑选一个身体多病性格懦弱的继承人呢。其余的后代去了哪里呢?且不说,后来太平广记里的记载 , 就说当时,人的寿命要短得多,他却活了101岁 , 还是在戎马从容 , 征战天下的生活中活了101岁。不觉得可疑么。还有 , 吕后为什么要难为他?他已经归附了汉朝。会不会是因为药方或者秘法呢?他的儿子是不是已经先去做了准备呢?我们完全可以假设 , 赵佗得到了秘法,能够长生不老,但条件苛刻 , 所以,他挑选了合适的后代修习了那种术法,而体弱多病的赵胡因为身体不合格才继承了王位。能说的通么?“
听了我的话 , 那位大秘书睁大了眼睛 , 在他的脑海里 , 根本不会有这么离经叛道的想法,但他也不得不成我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见他不再反对,我们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