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系。历史告诉所有人,君主自称天子,秉承天之威严,然而若以刑法c军队威慑天下,人们虽口不言语,然心却不顺承,臣子也前倨而后恭。君主壮盛时恭顺,君主或后世衰弱时则必反。真正的威严,不怒而自威;真正的话语,无言胜有言。

    2c“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如果不按照上下文,很容易理解成“人民不畏惧权威,会招致更大的灾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文的基调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开头早已点名,是以至誉无誉,至言无言,至威无威。

    3c“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使生活本身不招致厌,百姓才不会感到厌倦。此亦治未病之理,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算是《三章》前半段的总结之语。

    4c“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圣人自知不自见,故不显德,不显德ze民不畏威,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上天造化众生,尚不显德,圣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藏德于身,混迹于世,天明则日月不明,圣人明ze民不明,道理相通。)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翻译:古代善为道者,并非使百姓明知,将会使之愚钝。百姓难以治理,由于其智慧多。所以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祸患。不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福庆。知道这两者,也是法则。经常知道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幽,渺远,与万物同返,然后才到达大顺。)

    (备注:1c上段讲圣人治世之法,这里紧接以古之善为道者治世作为对比,并做出结论。

    2c“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慧这种东西,对内则害身,失其本性不得复返,治世则使之大乱。《达生》曰:“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人之天即智慧,天之天即自然,故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缮性》曰:“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翻译过来就是:“古时修道的人,以恬淡涵养心智,心智生成而不用,这叫以心智涵养恬静。心智与恬静相互涵养,而和顺c义理便从本性中流露。德,和也;道,理也。德和而无不相容,叫做仁;道无所不顺,就叫做义。义理彰明因而物类相亲,叫做忠;心中淳厚朴实而返归本性,叫做乐;诚信显著c容仪得体而顺应节度,叫做礼。礼乐遍行,那么天下就混乱了。自身正而收敛德行,德行就不会外露。德行外露那么物类必定失却本性。”是以古之善为道者,将以愚民,使民有智而不用,使德行不外露,使与物无伤。

    又曰:“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是以德不外露则包容天下。

    又曰:“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