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家宇宙是一个“定域”的宇宙,也就是任何一个事件能影响的时空范围是有大小的,不但有大小,而且大小还是固定的一个圆锥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我完全不小看,可是我是真的看不懂,对此我只能说科学就是这样,其实我也不懂,科学的复杂与深奥让它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科学,然而宇宙却是所有人的宇宙,道是所有人的道,对此知之甚少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跳过这部分,毕竟了解世界的途径不只物理甚至科学而已。

    说回正题,从该发现中国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即万物因为被感知而存在。然而可笑的是,古人很久以前就告诉了我们,《本神》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jg,两jg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jg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告诉我们虽然你用眼睛能看到事物,但真正让你看到它的是你的心。

    且继续,比如当你看到一个苹果,得知苹果是存在的,而别人家的苹果不在这件事的将来光锥内,所以完全不能对你产生影响,所以别人家的苹果对你来讲是不存在的。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周围有质量的一切事物,只因为被你感知到而存在,当不能被你感知到时便不存在。也许你会说,你说物质不存在我也就认了,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我非要引用古人的话来向你解释清楚,《礼记·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意思是说:大凡音的产生,都是由人心而生。人心变动,是事物影响的结果。人心感受到事物而产生变动,所以以声音表现出来。声音互相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应和产生规律,就叫做“音”;按照音而心内快乐,再以干戚羽旄施舞,就叫做乐。“乐”,音所以形成,其根本在于人心感应于事物。所以人以哀心感于物,声音就焦急而短促;人以乐心感于物,声音就宽裕而舒缓;人以喜心感于物,声音就开朗而轻快;人以怒心感于物,声音就粗犷而严厉;人以敬心感于物,声音就正直而端方;人以爱心感于物,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者,并非人的本性,感应事物而后内心变动罢了。

    其实,听到c看到c闻到c触摸到等都叫做感知,所以实际上,你的世界只有你感知到的大小,而非想象中宽广。不然你认真想一想,当你在睡熟时,身体所有感知功能都关闭,即所谓的深度深度睡眠状态下,世界对你而言存在吗,时间对你而言又有意义吗?只有当你醒来,你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周围的事物都存在,你以为你的时间是连续的,其实你的时间是跳跃的。

    也许你会说,爱因斯坦告诉人们,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你也会有自己的解释:事物之所以被看到是因为其发射或者反射出无数的光子,被我们的眼睛接受,我们才能看到,而当我们不去看时,只是因为眼睛没有接受其发射或者反射出的光子,只是看不到,然而事物还是在它存在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着。至于jg神对于世界的影响(或者叫意识对物质的影响),就让我们秉持着科学的jg神去看一下科学实验吧!

    这个实验最早是在1801年被一个叫做托马斯杨的英国医生(同时他也是一个物理学家)做出来的,现在的高中物理课都要做这个实验,它就是物理学史上非常非常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