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节我们来讲针刺,这个占据了《内经》非常多篇幅的治疗手段。现代医学治病,病人只管听从医嘱吃药打针,病人不必了解自身,但把自己的健康贸然交给他人的人,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上古之治,需要标本兼得,即医生与病人要精神相通,而微针正是沟通两者最好的桥梁。

    人们一直认为中医疗效慢,但其实针刺的效果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九针十二原》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知针刺之法虽然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使气血通畅,其效果就像风吹云散一样迅速而明显。但请记住,虽然银针治百病,但并非万能,《玉版》曰:“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黄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

    黄帝曰: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可知,诸如痈疽类病症是不遵从自然规律而成,初发时不以为然,等病已经形成已经非常严重了,小针治疗功效不大,大针又会产生不了后果,故而十死一生,生还希望不大。病已形成只能用砭石铍锋治疗,所以圣人治未病而愚者遭已成。当然这只是个例,如果针刺万能,那还用汤液艾灸干嘛呢?而且,包括所有人在内,无视自然恣意妄为导致形败气衰,是无论如何救不活的。更何况,如若治疗不当,针刺能杀死而不能回生,《玉版》曰:“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于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可知,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就好像好像刀剑可以杀人,饮酒可以醉人一样明显易懂,至于道理文中讲的很详细:人所禀受的精气,来源于五谷,五谷都进入胃,所以胃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大海蒸腾而运行云气,是在天地之间;胃能化生运行气血,是在经隧之里。经隧是联络五脏六腑的大道,迎而夺气人则死矣。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只有命不该绝,而从无起死回生。

    另外,该段视微针德被天地意义非凡,也许你认为微针不过尺寸长短,不能如定海神针般随心变化,上可通天,下能定海,肯定是夸大之词,其实黄帝也曾像你一般疑惑,那它的意义究竟如何呢?《玉版》曰:“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岐伯曰:何物大于针乎?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唯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

    《老子》曰:“夫兵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