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实中也无人能寿命无穷,更别提与天地终,因此人们以为只是妄言虚谈。但请记得,古人诚不欺我!我们可以解释,但那又要用到一本书的篇幅,而且关乎着人类的终极发展方向,且暂时搁下。至少你知道,不断的学习领悟,能消解无妄之灾与健康长寿,寻常人的奢求有什么还能比它更好呢?

    且接着看下去,《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这是从四季养生的方面来调和阴阳,所以人们一定要了解天地四时对人的影响,本篇有更详细的叙述,我们就此打住。不知七损八益,非但不能调和阴阳,更容易多病多灾,导致早衰。我讲的不是个例,我不是针对谁,我是指在座的各位。《阴阳应象大论篇》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自古及今过了几千年,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一样的早起整装,为了生活奔波忙碌,挣钱求名往上爬,日复一日。当然了,通讯工具由书信变为电话,出行工具由马车变为火车不算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你能认识它对于心灵的阻碍,它甚至不能算改良。而大家的亲身经历,应该是大差不离的,年到四十明显有心无力,起居开始变慢,也没有年轻时的活力;年到五十,身体明显笨重,反应开始变慢;年到六十,身体明显萎缩,行动不便,九窍不利,控制不住眼泪和鼻涕。

    真正的智者则能够遵守七损八益,所以能够精力有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这是一种惊人的蜕变,虽然论境界,现代人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识自己是第一步,保持健康是必经之路。对于普通人而言一生无病无灾简直是天方夜谭,下面再来谈谈,生病时如何正确找到病灶所在。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