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后世定有存。妾yù建下四座禁地,将毕生宝物放入其中,散舆言与世,先生后世有知,定会来寻。妾知玄yīn子道长乃九州冥族,得之成就万事,此拜恳求道长,与妾结血契,守遗辎,等先生。待先生后世与妾团聚。如心事得偿,定解除契约,万世为奴,以表感激。”
玄yīn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知更女仍对东方朔念念不忘,竟想借助转轮丹与东方朔的后世团聚。他虽为修道之人,但对轮回转世的事情仍然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转轮丹虽然可以将记忆流传,但那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轮回转世,只是延续记忆罢了。东方朔就算转世投胎,他的后世必然也不可能记得前生的事情,就算知更女服下转轮丹,记忆可以流传到千百年后的某个人的身上,但要与东方朔团聚,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玄yīn子不认同此时,但他多年与知更女相处,早把知更女当自己的亲生妹妹一样看待,如今知更女求他,他又如何能拒绝。思索片刻,就答应了知更女的要求,跟知更女结下血契。
知更女和玄yīn子各自服下一颗转轮丹,然后寻访天下绝脉,上至蒙古新疆,下至南蛮南洋,终于找到了四个最合适的地方。玄yīn子是西汉朝廷的大祭司,他利用他的身份,借助朝廷的力量,在这四个奇绝险要之地建造了四座古墓。因为玄yīn子事先jiāo代皇帝,所以这些事情并没有载入史册,只是把一个事先编好的传说流传在民间。知更女在古墓中设计线索,她将毕生所学全部用在四大禁地的防护手段中,她认为她的本事都是东方朔教的,也只有东方朔才能突破重重险阻,找到四大禁地的真正秘密。
四大禁地造好之后,知更女便把凶婴护尸墓当做她将来死后下葬的墓穴,她和东方朔的所有术法典籍和宝物也全都放在这里边。在她的设计中,这个陵墓也是将来她和东方朔团聚的地方。
玄yīn子死后,他的记忆流传到唐朝的一个道人身上,可当他苏醒之后,却看见了让他意想不到的局面。知更女的手段实在是太厉害,四大禁地当中凶险无比,但凡四大禁地有人侵入,他的后代便会跟着卷入其中,虽然替知更女保住了这四座古墓,但这些后代往往也会身死其中。若不是他留下祖训,留下后的人才可进入四大禁地,他们冥族恐怕要绝了。
没过多久,知更女的记忆也在一个女子身上苏醒过来,他在市井听闻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法师,名为知更女,便知道知更女也苏醒了。他想让知更女解除契约,便去拜访。谁知知更女似乎知道他来造访的目的,闭门不见,只写了一句话在门前:“覆水难收,还望道长见谅。”
第二百二十六回 爹
记忆流传在现实中并非不存在,在藏族文化里,有一部以说唱形式流传的活史诗——《格萨尔王传》,说唱这部史诗的艺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师徒相传的科班艺人,而另一种非常神秘,这种艺人被称作“神授艺人”。这种“神授艺人”师出无门,多称他们是在童年时代的梦境中,或者在大病的时候得到传授。相传有些“神授艺人”在很小的时候睡了一觉,醒来时就能一下子把《格萨尔王传》唱出百万篇幅。
藏族宗教中又有一种“伏藏”的说法,“伏藏”是指一些教徒在他们的宗教受到灭顶之灾时,将经文典籍藏匿起来,等到危机过去后再挖掘出来的行为。而在伏藏中,有一种“识藏”最为神秘,这是一种在意识中的伏藏,据传识藏是神灵将经文授藏在某人的意识深处,以免失传,等到有了延续下去的条件时,神灵会通过某种神秘的启示,让被授藏的人将其诵出或记录成文。
这种神秘的伏藏换而言之,正是一种记忆流传的体现。
我记起当日在营地里时,马冲曾与我讨论起上古冥族一事,听老年说到这,我已经大概知道了后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