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毛骨悚然了。

    日本的近代海军几乎和中国从同一道起跑线上出发,期间因为琉球事件、朝鲜壬午和甲申事件,始终呈现着一种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的形势。早期,两国争先恐后从国外购买军舰,中国购买了“超勇”级,日本立刻购买同型的“筑紫”,旋即又购买从“超勇”级改良而来的“浪速”级,看到日本购买了“浪速”,中国则立刻购买从“浪速”改良而成的“致远”,然而到了北洋海军成军后,这种竞赛就渐渐成了日本的独舞。琵琶湖事件发生,日本立定要入侵朝鲜、中国的谋略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与李鸿章可怜兮兮的8艘军舰相比,至甲午战争bào发前,日本海军共拥有可出海作战的主力军舰31艘(二等铁甲舰3艘、巡洋舰

    11艘、pào舰17艘),其中包括专门为克制中国的“定远”、“镇远”铁甲舰而设计建造的

    3艘“松岛”级军舰,还有同时代全世界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和北洋海军军舰动辄5年以上的舰龄相比,日本海军1891年后服役的全新军舰多达9艘,其中有2艘甚至是1894年刚刚服役的军舰。这些军舰身上,充满了对付既往旧式军舰的杀手锏。[5]         海军:逝去的亚洲第一(4)

    1894年时亚洲第一海军的桂冠已经属于日本,北洋海军无论在舰只数量,还是先进程度上都望尘莫及,唯有的一点可弈之资,就是训练。视北洋海军为假想敌的日本也早早注意到这一点,现藏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1891年孤本日本海军情报书籍《清北洋海军实况一斑》中,就有一段重要的评估。

    “(北洋海军)军纪、训练全部学习英国……从舰上官兵的活动观察,纪律极为严肃,武器保养、舰内配置非常到位……舰队内号令均用英语,舰内的布署表、日程表等文件都是中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