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亦不待外人辩论,中国试自思可矣……”[18]
第一章提要
日本在朝鲜四处试探、急于开启兵衅之时,代表清廷在朝总理通商事务的“第一人”,即是后来在近代史上大为出名的“伪帝”袁世凯!袁世凯为人狠辣果决,而在朝期间,特别是在大战前夕,其表现令人既恨且叹,他不但动辄以“天朝上使”自居,倨傲自大,且全无外jiāo手段,在与日方外jiāo人员大鸟圭介、杉村的斡旋之中,全然被对方“玩乎于掌上矣”!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极为深痛的影响,关于这场战争为什么bào发,是不是有可能加以避免,战争末期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中国人思考这些问题。限于信息掌握的不足,对战争bào发的远因,以及日本谋我的野心,时人很难加以涉及,人们于是就把目光主要放在中国自身因素方面。1894年春,清政府因朝鲜请求派兵入朝镇压东学党,客观上给了日本可乘之机,堕入日人圈套,日本人布下导火索,借机将中国军队拉入泥潭。清政府在宣布承认《马关条约》的罪己诏中,也曾写有充满追悔之意的“仓促开衅”之语。朝鲜政府为何在此时请援,又因为什么促使了清政府派兵,一连串的问题最后都追踪到一个人身上,就是当时清政府派驻朝鲜的驻朝通商事务总办袁世凯。
发迹(1)
后来以复辟帝制闻名近代史的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廷,1859年出生于河南项城。叔爷袁甲三是清末太平军、捻军战争中著名的统将,生父袁保中是项城当地豪强。袁世凯自幼过继给无嗣的叔父袁保庆,跟随任官江苏的嗣父寓居金陵,借着父辈的jiāo情,少年时代就和刘铭传、吴长庆等淮军名将相熟。袁保庆去世后,袁世凯至北京跟随叔父袁保恒、袁保龄。时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与洋务派领袖李鸿章jiāo情深厚,又是清流派领袖李鸿藻的得意门生,属于在清流、洋务两派间游刃有余的人物。这些特殊的关系,使得袁世凯进入官场之初,就拥有了很多同代人无法比拟的人脉资源。
从袁保龄早期的一些家信来看,他对生xìng“浮动异常”、“不喜章句之学”的侄儿袁世凯并不满意,经常以书信斥责、教育之。一些同代人也回忆到,袁世凯度量狭窄,工于心机,好大喜功,喜欢用金钱解决问题,很有一种纨绔子弟的习气。沿着诗书官宦人家子弟出仕的传统道路,在叔父袁保龄、袁保恒的督促下,袁世凯曾两度回原籍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袁氏一族分家后,袁世凯独得嗣父袁保庆名下的丰厚家产,从此更是不思进取,跋扈乡里,“家居多暇,嗜酒好骑马,日饮数斗,驰骋郊游”。[1]1881年,因为“以事积忤族里,众yù苦之”,袁世凯被迫离开原籍,投奔嗣父袁保庆的密友淮军将领吴长庆,旋即被吴长庆提拔为庆军营务处会办,从此走上了有别于科举正途的另类出仕之路。
清代官员选拔的途径,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逐级拔选出仕,被称为正途。另外,通过继承先辈的封荫,或者通过花钱捐官,乃至像袁世凯这样以“临时工”的xìng质先行任职,以待将来通过某种功绩邀得提拔转正,统统视为杂途。正途的官员十年寒窗,一朝腾龙,想要在官场上得势,需要依靠各种亲友、同籍、同乡、同年、贿赂等关系;杂途的官员则更是如此。因而清末官员的任用,并不全是以才适用,多属于任人唯亲。由此造成的恶果是,不少官员走上岗位之初,对这一岗位的工作全无头绪,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揣摩自学,其间不免误打误撞,导致行政效能低下。
发迹(2)
科举考试失败,借着叔父辈的关系,袁世凯在吴长庆的军中当上了官,但对于幕府工作袁世凯没有任何经验,多年间始终表现平平。直到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吴长庆、袁保龄奉命率领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