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的官员,是举国知识分子的标杆。他们平时以儒家经典为理论基础,以奏章为工具,议论时政,参劾官员。处理对外jiāo涉事务时,这些缺乏国际全局观念、实务经验不足的书斋官员,往往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仅仅凭着道德标准,本能地主张对外采取强硬态度。倘若有官员主张对外妥协,则通常会成为他们抨击的对象,甚而被诋毁为汉jiān。
甲午战事发生之前,深知中国军力底细的李鸿章主张以外jiāo手段来避免冲突,不要贸然言战,在清流眼中这显然是一种畏缩的举动,引起好几位御史、言官的奏参。以军机大臣、帝师翁同 为领袖的清流党,背后倚仗光绪帝,早就对经手洋务、多与外国人jiāo涉的李鸿章等洋务派心存不满。海陆初战皆告败北,清流派即对战局的不利大感愤怒,认定原因是李鸿章心存畏葸、调度无方、用人不当,各种弹劾、奏参犹如潮水般涌向李鸿章和淮系海陆军。
中日正式宣战后,清廷以开战上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以驻扎在北洋海防线上的淮系海陆军作为与日军作战的主力,由李鸿章直接负责指挥、调遣,而其他各省则没有得到任何具体任务,大都持观望态度。甲午战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以北洋一隅搏日本一国的奇特局面。
战前,李鸿章乃至很多西方人士,都估计装备近代化的中国陆军与日本陆军实力不相上下,即使一开始偶然遭遇挫折,也有可能凭着兵力、装备方面的优势扳回局面。而中国北洋海军虽然训练较佳,然而装备过于落后,加上后勤保障存在严重问题,倘若与亚洲排名第一的日本海军决战,后果难以预料。李鸿章的战略布署,就在这一自我实力判断下展开。
海陆危机(2)
陆路方面,早在7月15日,李鸿章就受命抽调北洋淮军,准备增援朝鲜的叶志超、聂士成部。牙山失守,朝鲜南方尽被日军控制,面对迅速恶化的局势,李鸿章制定了以朝鲜北方的重镇平壤为战略要点,紧急增兵守住平壤,以此力挽狂澜的策略。他希望在朝鲜平壤一带集结大型兵团,守住北朝鲜半壁河山,与日军形成陆上南北对峙的局面,从而达到决战于境外,防止战火引入中国的战略意图。
7月15日之后,李鸿章陆续调派往朝鲜的军队共分南北两个方向。南路,李鸿章抽调直隶淮军精锐2500人,由记名总兵江自康率领,计划分三批乘坐雇佣的外国商船“爱仁”、“高升”、“飞鲸”登陆牙山,加强身处仁川附近的叶志超军。此时,江自康援军除乘坐“高升”的那批遭遇偷袭,几乎全军覆没外,剩余两船先后登陆与叶志超军会合,经历成欢、牙山之败,这支牙山军正退逃在朝鲜的崇山峻岭间,不知所踪。李鸿章立即命令派出探骑,寻找这两支军队,令其退往平壤。
北路,直隶淮军中兵力最雄厚的宁夏镇总兵卫汝贵部盛军12营6000人、分统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率领的长期驻防旅顺的淮军精锐毅军4营2100人,两部均用商船分别从山海关、旅顺运输到大东沟、营口等地上岸,再步行进入朝鲜。另外,李鸿章还从东北征发了高州镇总兵左宝贵部奉军6营3526人、副都统丰升阿部盛字练军1500人,直接由陆路行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当天,李鸿章紧急电令上述部队,从速向平壤城集结,其中卫汝贵部盛军派出前哨骑兵,于2日抢先抵达平壤,控制住了这座朝鲜北方重镇。北路各军的大部随后陆续进入平壤,不久北撤的牙山军也辗转到达平壤。以各将领中官阶最高的提督叶志超为诸军总统,平壤城内集结起了兵力约15000人的兵团,依托城墙和城外的大同江天险布置防务,预备抗击日军北犯。
海上战场方面,李鸿章认为北洋海军实力不济,而且因为海军自身的特殊xìng,一旦遭受舰船损失,很难在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