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单方面撤军,陷日本于外jiāo被动,反而抱着传统的宗藩关系不放,与虎谋皮,幻想以此说服日本,并寄极大希望于西方列强的从中调停。
开战(3)
看到外jiāo讹诈无法使清政府就范,几年前就为此扩军备战的日本,决定挑起对中国的战争。深谙国际法的日本政府,为寻找开战的借口,7月3日单方面向朝鲜政府提jiāo改革内政的纲领。威逼之下,朝鲜国王李熙被迫表态将进行内政改革。旋即,日本一面逼迫朝鲜接受日本制定的一揽子旨在全面控制朝鲜的具体改革计划,一面向中国发出不要干预朝鲜内政的威胁。
7月14日,收到日本声明“嗣后因此即有不测之变,我政府不任其责”的“外jiāo绝jiāo书”后,清政府开始意识到事态之严重,15日召开军机处会议,命令李鸿章开始向朝鲜增派军队。17日,为了适应发动战争需要而建立的日本战时大本营,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决定向中国开战,并拟定了根据战局发展态势不同而做的三套应对方案。19日日本海军改为战时体制,编组成联合舰队。20日,日本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在22日前与中国断jiāo、驱逐在朝的中国军队。
当最后通牒期满时,日本并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便立刻按照预定计划发难,23日零时30分挥兵攻入汉城朝鲜王宫,俘虏朝鲜国王李熙和闵妃,扶植起以大院君为首的亲日傀儡政权。
25日,在日本授意下,傀儡政权发布文告,授权日本军队帮助驱逐在朝中国军队。同一天上午,受命在牙山湾守卫援朝陆军登陆的北洋海军“济远”、“广乙”舰,因得知朝鲜王宫被占的重大事变,没有再坚持等到最后一批运兵船到来,就在队长方伯谦指挥下返航威海,中途在牙山湾外的丰岛海面与前来寻衅的日本军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遭遇,7时
43分半日舰不宣而战pào击中国军舰,挑起丰岛海战。突遭优势敌舰攻击,“济远”舰稍做还击便挂白旗和日本海军旗亡命逃跑,“广乙”力战不屈,舰体重创后退往朝鲜海岸搁浅自焚。海战中途误入战场的运兵船“高升”被日舰野蛮击沉,另一艘误入战场的运输舰“cāo江”被俘虏。
与海上偷袭中国舰船几乎同步,29日凌晨日本混成旅团向驻扎成欢、牙山的清军叶志超、聂士成部发起进攻,因众寡不敌,叶、聂二部相继败退,成欢、牙山落入日军之手。
1894年8月1日,震怒不已的清政府正式发布谕旨对日宣战,言辞之间仍然一味坚持并不被此时国际法承认的藩属关系。因为战争bào发的1894年适值中国农历甲午,这场战争在中国又称为“中日甲午战争”。
开战(4)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近十数年来,该国时多内乱,朝廷字小为怀,叠次派兵前往戡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本年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情词迫切,当即谕令李鸿章拨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种种要挟,难以理喻。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擅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讵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pào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已仁至义尽,而倭人逾盟肇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著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