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是不是鱼或者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接过篓子一看,篓子里装的是白色的和黑色的小贝壳,这是帝舜给两个年轻人准备的贝壳围棋。那可是帝舜多年的心血啊!舜帝治水时每到一处就捡白的和黑的两个大小相当的贝壳,回来后就细心地在石头上碾磨做成了黑白两色的棋子,比以前的犀角象牙棋子好看多了。帝舜说:“这一路上你们可能有很多地方见不着人家,寂寞了就玩一玩吧”。商均抱着爸爸给的围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禹说:“舜帝你放心,我们一定搞清楚洪水泛滥的原因,我们一定平安地归来!您送我们的围棋是我们护身符。”两个年轻人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困了就停船靠着大树睡觉,饿了就采些山果、射些小动物吃。有几次差点翻船,有几次差点撞到水底暗礁送了性命,最惊险的是杀死了一条堵住洪水出路的大蟒。一日中午,他们的船随洪水漂到一个地方,突然水势减缓了许多,往前一看,一座大山挡住了水的去路。两人正疑惑的时候,天上的太阳掉了下来,一个、二个、三个……,刺得他们睁不开眼,一股烤得人想死的气温过后,他们睁开了眼睛,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两个人高兴得在船上手舞足蹈,他们的朋友神射手羿终于成功了!从此人们可以享受到适宜的气候了。正高兴的时候,水势猛然跌落,前面的水面咆哮起来,一条百米大蟒从水底窜起老高,“咕咚”,他们的船翻了,两个人惊得来不及想什么,拼命向旁边的山崖游去,幸亏水性好,不一会就游到岸边。回头一望,那条大蟒张着血盆大口,“咝溜”一下,把那条船给吞进了肚子里,腹部拱起老高,然后悠闲地在洪水中游划。两个人定下心来,正想对付大蟒的办法,水势逐渐退去,那挡住洪水出路的山半中央露出了半个老大老大的洞口,洪水正从那里急骤流走。两个人非常高兴,原来洪水泛滥都是因为该死的大蟒堵住了洪水的大洞,要不是气温的突然变化使这条大蟒窜出来,要不是他们不怕危险出来考察,恐怕谁也不会知道这个洪水泛滥的原因。/p>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除掉这条大蟒。他们把帝舜给他们的棋篓子作为诱饵,在山林中采了两条其粗无比的藤条做绳子,当大蟒津津有味地吞咽棋篓子的时候,他们一下子缠住了大蟒的七百寸。这里顺便说一下,人家说捉蛇掐七寸的部位,可是这条大蟒比一般的蛇要大一百倍,所以缠住了它七百寸的部位。缠住了大蟒后,他们把藤绳系在水道两旁的千年古树上,然后找到有人烟的地方,找来一百多号人把蟒拖上岸,用箭射,再用石刀砍,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将那个庞然大物杀死。然后他们和众人享用了一顿精美的晚餐。只可惜舜帝送给他们的贝壳棋子,在蟒的肚子里已经给消化掉了。回到家里,舜帝非常高兴。舜帝请来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进行奖励,问他们需要什么,三个年轻人都想要一副精美的贝壳棋子。于是舜帝又做了三副贝壳棋子送给了他们。三个人闲下来没事做的时候就下棋,又把棋盘改成了十三路,进一步丰富了棋的变化,开了自己的智力,为日后干好事情在棋盘上操练着自己的方式方法,传说后来大禹治水的时候有很多办法就是从下棋中琢磨到的。/p>

    商均后来被大禹封在商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商均死后就葬在了封地。商均墓位于今商丘市虞城县城北12.5公里的利民镇商墓村村北,墓冢残高3.8米,面积96o平方米,是历代的虞城风景名胜之一。古代有“祠宇一所,望若峻岭”,到清雍正十年,又建社稷商均坛,每年春秋举行祭典活动。刘咸云的“商均封国古虞城,尘迹荒凉草树平”,范良彦:“商均遗址枕城荒,封邑千秋事渺茫”,马聪:“帝子升仙永不归,空照片碣照斜晕”,张嵩诗“世传城北商均墓,岁月萋然野草青,天位不升遗骨在,地人瞻望忙虞廷”,都笼统地记载了商均墓在虞城的史实。/p>

    在商均墓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