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晨无为,睡眼惺忪,腰懒意恣。床上衾被漫卷,窗外阳光灿烂,窗台雾气迷蒙。我伸手抓起手机,企图打几局“英雄杀”消遣消遣。

    起初几局随机分到的身份,不是反贼就是内奸。说实话,二十多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接受的从来都是至忠至孝,忠君忠国的正统思想,甚至连启蒙故事都是孔融让梨的老生常谈,连启蒙英雄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烂熟于心的诗词从来不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谆谆教诲。经历了那么多人心叵测,看到了那么多人生百态,以至于直到现在从我内心底,潜意识里对“反贼内奸强盗小人”诸如此类的字眼都是满满的排斥与鄙视。每每此时,第一时间条件反射般想到的便是“赵高董卓秦桧高俅”之类。(对,还有人说高俅是中国古代蹴鞠的鼻祖,哈哈,可笑至极。)可当游戏里不得不身被此名时,为了娱乐,便也欣然接受。“英雄杀”里的内奸想要取胜往往最为艰难,不单单是进攻与防守,更要左右逢源,纵横捭阖,方能取胜。不过我也不得不承认,游戏里的内奸,对,仅限于游戏里,内奸是最好玩最刺激的,无关人际,无关情谊,在游戏的外衣下可以为所欲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也不会遭众人耻笑。玩得好,伪装精巧取胜也易如反掌。玩不好,身份败露便遭众人围攻。基于内奸的特别身份,孤胆斗士般的存在,往往失败是一个人的失败,胜利也只是一个人的胜利,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战斗。不管是五人场,八人场,甚至更多人场,主公万人之上只设一人毋庸置疑,可忠臣和反贼的数目便因情况而定,忠臣为护主公成左膀右臂里应外合,反贼为推倒政权而成群结队沆瀣一气。可内奸却始终只有一人。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游戏里的内奸始终只有一人?结合现实生活,内奸可不从来就是一人吗?哪里见过内奸还成群结队招摇过市的?内奸作为隐蔽的存在,不敢张扬却暗潮涌动,不敢妄为却阴险狡诈,以平凡的外表示人,流窜于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交场合,稍有风吹草动便原形毕露。只不过见到彼原型的,绝大多都一命呜呼,给后世留下一道道千古谜题。即使内奸为两人或多人,这样的搭配终究会以一人粉墨登场来收尾。反贼为了胜利更愿意成合抱之木,更愿意成紧捆之绳,一鼓作气达到共同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作为内奸,多为蝇营狗苟之辈,心怀鬼胎之流,面对利益终将会一不做二不休,敌友不分赶尽杀绝便是内奸最好的选择。但反贼也终将循内奸之道,从内奸之法,以最后一人粉墨登场收官。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叫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还有句古话叫邪不压正,中国人始终相信,黎明的黑暗终将迎来明天的曙光。有时候反贼和内奸在某方面倒也相似,起初赶尽杀绝,然后身败名裂,然后死无葬身之地,最后遭众生唾骂,遭万人戳脊梁骨,遗臭万年,这样的结果,反贼倒和内奸不谋而合。究其原因,还是彼此的恻隐之心在作怪,还是人心的贪得无厌在捣鬼。

    抛开反贼和内奸不说,我倒不愿意谋主公之位,就主公之职。游戏里的主公和现实中的主公别无二致,需要审时度势,需要明辨是非,需要寸步不离注视着敌方的一举一动,更需要时时刻刻明察部下善变的人心,需要赏罚分明,需要谨小慎微。明君需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需要有君舟民水的仁慈,需要有敢做敢当的决绝,需要有运筹帷幄的心智。内安法家拂士,出有敌国外患者,国恒盛。明君者,缺一不可。然昏君皆弗有之。因此我更理解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愧疚,更明白大唐盛世百年的原由,更体察周总理日理万机的辛劳。做好一世明君不易呀!

    最后来说说忠臣。这倒符合我的胃口,上文已作明注解此时不过多赘述。我便一心一意辅佐主公讨贼欲成千秋霸业。殊不知期间发生一个小插曲,让我始料未及。在讨逆结束内奸犹存之际,主公竟然不辨忠奸,要么无为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