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深,四皇子已经睡了,如不急,可否天明再来。”

    自称李三余的太监急道:“深更半夜,天寒地冻,若不是急事,杂家如何会来,快去禀报四皇子,此事耽误不得片刻。”

    两名侍卫想了想,其中一人往里走去,一人道:“请李公公到廊下稍等片刻。”

    进门时,李三余便把伞扔了,说话的一会儿功夫,身上便积了雪。

    没多久,脚步声传来,一青年对李三余说道:“见过李公公,在下孔卓,请公公与卑职去见四皇子。”

    夜里赶来的李三余,是老皇帝的贴身太监之一。人老了,想到膝下无子,便在老家过继了一个侄子,养在汴梁城里,当作儿子准备给自己养老送终。

    只是人一夜腾达,就容易膨胀轻飘飘,开始目中无人,横行霸道。有次在青楼里争风吃醋,把嫖客杀了,如果只是普通人,李三余自己就能轻易摆平,但那嫖客有些背景,李立明又素来胆小谨慎,不敢介入太深,以致干儿子落入大牢受尽了苦。

    赵昀得知后,将人救了出来。李三余因此感激不尽,作为回报,经常会传递些不大不小的消息,但真要是重大机密,便从不吭声,装作不知道。

    这种人精,赵昀从没想过能够收为己用,只当举手之劳,结个善缘,所以不管传递来的消息有没有价值,每次都要重重感谢。

    书房里刚刚燃起来了火盆,伺候的小太监倒了两杯热茶,退了出去,书房里只剩下赵昀与李三余。

    这时候一脸焦急的李三余早已忍耐不住,低声地说了一句:“陛下快不行了!”

    赵昀手一抖,刚端到嘴边的热茶溅了出来,洒在衣襟上,他毫无察觉,只是震惊地看着老太监,仿佛寒夜里被浇了一身冷水,不禁打了两下寒颤,刚才还有些混沌的头脑一下清醒,脑中急转,各种想法念头就像逛庙会一样纷至沓来,你拥我挤,成了一团浆糊。

    李三余见他震惊到不说话,赶紧又说:“陛下今夜住宿在景淑宫,夜里三更时分,突然瘫在床上,昏迷不醒,奴婢出来之前,陛下还没有醒过来。”

    闻言,赵昀赶紧整肃脑中的纷乱想法,强迫自己镇静,问道:“景淑宫?住的可是今年秋天刚纳的那位'南海明珠'?”

    今年秋天,朝廷特地在南方选秀,最终挑了十人入宫,老皇帝点走了五位,另外五人则赏赐给了几位大臣。老皇帝点走的五人中,就有这位“南海明珠”,据说生的是极为美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世也好,是南方有数的富商,做航海生意。老皇帝得此宝贝后,万千宠爱集一身,白天黑夜厮磨,像个新婚燕尔的痴缠男人。朝中大臣中已经有人不满,要秉公谏言了。

    “正是那位,这个月以来,陛下天天夜宿那里,宛如年轻了二十岁。”老太监说道。

    难怪父皇这些日子没再开早朝,赵昀心想,“父皇为何突然瘫痪在床?”

    “事发太过突然,当时陛下和景贵妃在一起,奴婢已经休息了,景贵妃跑来说陛下突然昏迷。奴婢与常茂这才赶过去,但陛下已经不省人事。”

    “景贵妃如何说?”

    李三余摇摇头:“景贵妃惊慌失措,问了许久才知道一些,说一个时辰之前陛下就已经睡了,后来呼噜声停了,景贵妃以为陛下醒了,因为睡前喝了酒,便问他是否需要喝水,没有得到回应,才发觉有异,起身见陛下双目紧闭,脸色蜡黄,虚汗直流。奴婢赶去查看时,陛下就是这副模样了。”

    赵昀眉头微皱,问道:“没有寻来太医?”

    “奴婢出来之时,已经派人去找当夜职守的陈太医了,这会儿应该快到了。”

    “这消息还有谁知道?”赵昀紧盯着老太监。

    “除了奴婢知晓,就只有景贵妃和常茂。”常茂是皇帝的另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