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三零章大唐通利钱庄的房贷业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     陈应思来想去,还是静下心给李建成上了一道奏折。     大唐一定要重视二代们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少年的教育。     其实,任何时代,功高盖主都是一种不可说的罪过。虽然李建成宽厚,可是一些大臣则刻意培养一个纨绔子弟出来,也算是自污其名。     不过,陈应知道,国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陈应将这篇非常有名的少年中国说掐头去尾,简单修改以后,作为奏折送往长安。     李建成看着陈应熟悉的署名,还有这篇让人激动万分的奏折,久久不平平静。     李建成将这道奏折转给房玄龄和魏征。     君臣三人,看完后皆沉默不语。     良久,李建成打破了沉默,望着二人问道:“如何?”     “不愧为大唐骠骑大将军,真知灼见,明鉴万里!”房玄龄感叹道:“陈大将军心忧社稷,朝廷之福,社稷之福!”     魏征则继续沉默着。     李建成望着魏征,连续示意,可是魏征如同神游体外,如果是其他大臣,魏征这么做非常失礼,肯定会引起不快,然而李建成却不以为然,耐心的等待着。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魏征这才回过神来。     房玄龄埋怨的盯着魏征。     魏征尴尬的笑了笑:“陛下,臣失礼,请罚!”     李建成摆摆手道:“玄成无妨,无妨!”     魏征叹了口气道:“臣刚刚在想,陈大将军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上这道奏折?”     李建成一想也是。     如今朝廷最重要的是,打着备战高句丽的旗号,行备战李世民之实。     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他们隐隐猜测到了事情的真相。     毕竟,这个时空,大唐与原来的大唐并不一样。     历史上,直到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大唐才开始组建安东都护府,可是在这个时空,李建成早提前了足足四十年组建了安东都护府。特别是首任安东大都护李世绩,这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     有陈应在安西不断开疆裂土,斩获军功无数,这让安东军上下异常眼红,为此,安东军同样也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短短六年时候,高句丽已经被李世绩逼出了辽东,退守鸭绿江河畔。     可以说,此时的高句丽连历史上三分之一强都没有了,根本就不用朝廷调配军需和粮秣,李世绩以及安东军就可以把高句丽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基于这种情况,大唐上下都非常清楚,朝廷完全没有备战的必要性,一旦备战,就意味着大量的粮草损失,难道说大唐已经粮食多得吃不完?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孽,有不少人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     李建成道:“玄成的意思是”     魏征凝重的道:“陈大将军的意思是,请陛下兴建教育,培养人才!”     李建成转念一想,确实是有这个可能。     世族门阀与朝廷的关系越来越僵持,天下三百六十七州,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员递交了辞职,采取集体逼宫。     李建成并没有妥协,采取之前,门下省政事堂商议的结果,以小吏简单考核之后,委任为官吏,总算没有让各地官衙陷入无政府状态。     现在双方依旧僵持着,谁也不肯服软。     李建成表面上柔弱,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被世族门阀欺负到现在这个份上,他更加没有退路。     魏征道:“陛下,咱们朝廷现在有钱。预计明年之内,大约可以开采六千万金铜,铸造一千八百万贯。朝廷正常支出八百万贯军饷,尚余一千万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