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周围不怕事大的百姓就问道:“仙长,你明白了什么?”     道士打着手印道:“贫道走南闯北三十余年,从未遇到如此怪事,一个大火球从天而入,落入王氏宗祠之内”     道士的话引得周围的百姓好奇的围在一起。     望着众人期盼的眼神,道士伸手指了指天空道:“据说里面的人惹怒上天!”     “嘿说了等于白说!”     然而,这话落在王氏嫡系子弟耳中,他们反而明白了什么。王氏自然没有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至少像逼得他人家破人亡这种事王氏还不屑干,更何况每一个门阀,都会收买人心,比如平时乐善好施,修桥铺路之类,可是,他们真惹了大祸,就是因为李建成要重修氏族志。     天子,号称是上天之子。然而,到底是不是,他们这些读书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扯蛋。     不过,有一定不可否认。     王氏遭了天劫。     长安城太极宫甘露殿内,李建成背着手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烦闷不已。     开元四年六月,静州(武德元     年置静州,辖清化、地平、大牟三县。贞观二年(628)又割利州嘉川县属之。)遭遇特大暴雨,李建成命静州总管李子和率部赈济灾民。     然而,十万石赈灾粮食发放出去。     两个月后撩人与汉人百姓皆反。李子和率军镇压,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撩人十三位大小蛮帅、幢主、全部被缉拿,秋后问斩。     然而,随着左监门卫的调查深入,这才发现静州刺史王师忠居然胆大包天,将十万石赈灾粮食倒卖了其中的八万余石,获利共计五万余贯。     虽然王师忠最终被法办,可是李建成命治书侍御史温博雅、中书侍中李为提前举行京察,所谓的京察就是考核官员的能力与政绩,这一番勘察,结果更让李建成触目惊心,调查了大唐三分之一的刺史、二分之一的总管,五六百名官员居然大都屁股不干净。     这个情况让李建成非常头疼。     武德七年,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上位。在魏征与房玄龄的帮助下,展开了精兵简政的裁官活动,大唐三千多名官员,被裁撤了三分之二。     这是当初房玄龄与魏征裁撤官员之后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官员少了,缺乏监督机制,而且随着大唐的疆域扩充,增设了一百多州,五百四十余县,这就需要足足上千名官员。     李建成不满世族官员阳奉阴违,这才采取广纳贤才,不过引发了一系列的后遗症。朝廷与世族门阀的关系越来越恶劣。     李建成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憋屈。     突然,李建成想起陈应以前写过的一首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人都变了,就连一直支持他的韦氏也变了,韦挺虽然没有大问题,可是韦挺的族兄坊州刺史韦材、族侄典军参军韦弘表都出现了贪腐。     李建成很想把现在的贪官全部处置掉,拥有攻灭突厥的武功,李建成倒不担心世族门阀造反,可是他手中除去世族门阀,根本无人可用。     就在李建成头疼欲裂的时候,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安俨在门外轻轻敲响了门。     李建成转身道:“进来!”     李安俨拿着一封奏疏道:“陛下,出了事了!”     随即,李安俨将奏疏递到李建成手中。李建成展开。     “臣舒城县侯、太原尹郑滑闻日前祁门太原王氏宗祠,为旱雷火击,宗祠被夷为平地”     李建成看到这里,脑袋中突然想起武德七年玄武门之变时,陈应带着两名士卒前往太极宫南衙,其中也提到了旱雷火击,陈应当时兵不血刃,夺下一千余名秦王府护军将士。     难道说此事与陈应有关?     想到这里,李建成赶紧拿起笔:“王氏为孽,上天震怒,降下雷火,着王氏自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