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九零章谁是河北幕后黑手     陈应走到李秀宁身前,伸出双手,轻轻按在李秀宁的额头揉着。李秀宁慢慢的靠在陈应的怀里,呢喃道:“大哥与二郎相争,倒是便宜了刘十善!”     陈应摇摇头道:“陛下让谁出战,在他心里,其实早有定论。但太子殿下,应该主动请缨。打不打得赢,是一回事,愿不愿意,为社稷分忧解难,又是另一回事。况且,化解河北叛乱,并不一定要靠武力。”     李秀宁道:“陈郎的意思是,大哥作为太子,不能没有担当?”     “三娘越来越聪明了。”陈应笑着道:“咱们的太子殿下,岂是一个没有担挡的人,只是他担心受到猜忌,其实我何尝不是这样!”     李秀宁默然无语。     陈应麾下的安西军共三支精锐,分别是陌刀军七个折冲府共三十五个团,骁骑军十个折冲府,共五十个团,射生军共十九个折冲府,共九十个团,各州还有驻所着十九个折冲府的府兵。此时加上越骑军的二十个折冲府,陈应可以动用的军队,就多达五六万人马。     一旦这些人马全部投入西征,以西突厥的糜烂局势,他们绝对是抵挡不住安西军如同洪水一般的猛攻。     此时经过两年混战的西突厥,早已变成派系林立,部落丛生。就像一颗熟透了的果实,垂手可得。     然而,陈应却没有冒然发动西征,不是因为他打不下来,而是不知道打下来以后,这个摊子如果收拾。     陈应其实还在等,等着李渊给他西征的命令。     就在这时,何月儿兴冲冲的走进陈应的书房,欣喜的对他大喊道:“郎君,好消息!”     李秀宁从陈应怀里抬起头,不解的看着何月儿道:“何事让你如此高兴。”     何月儿放低了声音道:“刚刚从少郎君那里传出来的消息,少郎君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陈应惊讶的张大嘴,半晌才默默回过神来。     少郎君是指陈应的庶长子李嗣业,按照这个时代人计算年龄的方式,李嗣业已经五岁了。可是事实上呢,李嗣业刚刚三周岁半,如果在后世,李嗣业也应该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了。     只不过,幼儿园的小班,其实并不是以学习为主,而是以玩为主。进入读和写的阶段,应在中班以后。     当陈应与李秀宁来到李嗣业的小书桌前的时候,发现李嗣业已经把自己成功涂成小花猫,满脸墨迹,甚至领口、袖子上都是墨迹,李嗣业拿中细小毛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写出了:“李嗣業”三个字。     陈应兴奋的道:“我儿子非常棒!”     说着,陈应将李嗣业举起来。就在陈应的手碰触到李嗣业的时候,李嗣业疼得呲牙咧嘴。     陈应感觉到不对劲,伸手扯起李嗣业的衣衫,发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到处都是斑驳的伤痕。     陈应心间的火蹭一下就窜起来了,他冲着李道贞吼道:“你干的好事?”     李道贞不以为然的道:“对,他就是一个榆木脑袋,不揍不开窍”     陈应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变,他的目光狠狠的瞪向李道贞。     李秀宁冲何月儿使了一个眼色,趁着陈应爆发之前,抱起陈谦,赶紧离开。把空间留给了李道贞与陈应。     陈应怒气冲冲的望着李道贞道:“凭什么打我儿子!”     “就凭我生了他!”李道贞毫不示弱,与陈应针锋相对的道:“怎么我能把他生出来,就不能管教了?人家都是慈母多败儿,你倒好,慈父多败儿!”     陈应吼道:“他才三岁半”     “大了就不好管教了!”李道贞一巴掌拍在李嗣业的屁股上,得意的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要想让儿子成材,就一个字揍!”     李嗣业看着争吵中的父母,脑袋一缩,规规矩矩的坐下来,继续在纸上写字。     陈应伸手指着李道贞道:“我现在就来管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