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钱票,唯有这些胡商,以及各族百姓,自然是不认大唐通利钱庄的钱票。     为什么汉胡之间会出现如此庞大的分歧,李秀宁非常的,她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明白。     当李秀宁来到疏勒河河畔的时候,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河畔树起了足足十数架水轮车,由于天气寒冷,足足有数千名安西军将士站在木筏上,不时的敲到疏勒河河面上的冰,防止河水结冰。     在水流的作用下,这些高达五六丈的水轮,随着水流持续转动,发出轰鸣声。     距离疏勒河西岸岸边的工房还有数百步的时候,就听见一声声巨大的金鸣,这些金鸣就是远古巨神挥动的巨大的铁锤子,让人耳膜非常不舒服。     此时的陈应正像一个普通的工匠一样,围在一群工匠中间,指指点点。     李秀宁望着陈应,手舞足蹈,兴奋得像一个孩子。     李秀宁望着何月儿问道:“陈郎这是做什么?”     何月儿疑惑的道:“好像是在铸钱!”     “铸币?”李秀宁就算是没有吃过猪肉,那也见过猪跑。铸钱,采取的就是冷铸法,就把     调配好的铜水,倒入事先做好的铜钱模具,只要冷凝以后,这枚铜钱就算铸造好了。     不过,这种传统的铸造铜钱的工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太低。大唐将作监一年最多可以铸造的大约是三亿八千万枚左右。听上去这个数量不少,也不过三十八万贯。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超过六百万贯的大唐来说,这三十八万贯的铸币量,实在太少。     也就造成了大唐的钱荒,更何况大唐并不是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国家,而是一个地域强国,包括高句丽、扶余、新罗、百济、像占城、林虑、逻些、包括倭国、吕宋,都在使用大唐的钱币,而且民间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存钱。     所以,大唐的钱币永远不够用,民间没有足够的货币,大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陈应倒是跨越式发展,推出了纸币。不过纸币存储不如铜钱耐存,一旦受潮或是被老鼠、蚂蚁腐蚀之后,就会变成一团没有用的废纸。     在这个情况下,陈应决定推出大唐通利钱庄的钱币,陈应在西域的铜矿资源,除了杨蓉弄到一个铜矿之外,大部分都掌握在陈应自己手中,陈应决定应该把铜币、银币、以及金币都制造出来。     可是采取热铸造的方式,效率太低。陈应就想到后世的冷锻工艺,直接使用水力冲击压,将铜钱一次性冲压成型。     现在的一座重达六万四千斤的水力冲压机,一次性可以冲击六百枚铜钱,在理论上,只要原料管够,一架水力冲压机,在一柱香(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冲压出三千枚,一年的时间足足可以冷锻十五万贯铜钱,或同等数量的金币、银币。     望着成功冷锻出来的铜钱,陈应满意的点点头道:“干得不错,这个月诸位全部拿双例。”     众工匠顿时欢声如雷,就在这个时候,陈应一转眼无意间看到了李秀宁的马车,陈应顿时大惊失色,李秀宁已经怀了身孕,在如此高噪声的环境中,每待一刻,李秀宁就多一分危险。     陈应急忙走向马车,不由分说,就让车夫驾着马车,返回疏勒城。     李秀宁望着陈应问道:“陈郎,你怎么想起铸造钱币了?”     陈应微微笑道:“每到一处,我都会亲自到当地的集市上转转,询问各种物品的价格,如今的天下黎庶,对于隋朝的五铢钱币,全然弃之不用,更多的,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生活所需。”     李秀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天下反王幷起,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自然是能吃能喝的东西,实实在在的拿在手上,才踏实。     陈应没有想到李秀宁还有几分理财的天赋,眼中带上了几分欣赏,继续道:”并不是钱币没用了,而是国家的信誉丢了,天下纷争,王朝更替频繁,钱币的大小轻重,没有统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