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又怎能预知?在出发之前,宁书又默下两本书,请叶泫代为保管,叶泫可以感到它们的沉重宁书这是不惜赌上xìng命去完成这一切啊。叶泫感佩非常,当即与他结为异姓兄弟,把随身的七宝短匕送给他防身,允诺归来之后,给他足够的荣耀与赏赐。
宁书却没有那么多yù求,他一生在书局,一世为书而活,他在融天岛记下的所有典籍全都写了出来,此生就剩下最后一个使命去完成这本《后秋声集》。
宁书去了长歌牧场,拜访了云萧萧,看见叶泫的手书,云萧萧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宁书,又让自己的外孙亲自为宁书护航。他们随后又去了渝州,那里有原来道气门的弟子,叶泫以前的朋友,川渝武林盟独立之后再也没有回过中原,他们看得宁书带来的叶泫的信后,竭尽所能,搜集川渝武林盟对七情诀的发展,帮宁书一起整理成新的套路,批注在原来的《后秋声集》上。又亲自陪伴着宁书西去盖山国。
盖山国正值战乱,他们无法接近被盖山国视为法宝的七情诀,却知道了苦寒之地大荒之山石壁上的秘密,宁书不敢辜负叶泫的嘱托,完成这本书更是他的信仰,他毅然决定西去大荒之山,探索山中石壁上的秘密。就在当年阿匣面壁二十二个月的地方,宁书与他一路同行的伙伴们日日夜夜钻研着石壁上的文字,石壁上文字古奥,都是百年前中原的古语,宁书比阿匣更容易地破解了这些文字,把他们也尽数记录下来。山中苦寒不知寒暑,当他们终于走出荒漠,见到中原的第一片绿草的时候,已经是宁书离开中原之后的第五个夏天。
宁书的书箧里堆满了写满字的书稿,书页几多污损,时而点点血迹,在大荒之山,他们用尽了墨,是用山中野兽的血来写,无数个夜晚松油的火把下宁书奋笔疾书,一双眼睛也因油烟几近失明,但,这个任务他还是完成了。这个孱弱的书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他伏在初夏的草地上亲吻着中原故土,尽管模糊的视线再也分辨不出每一片草叶,只有一片茫茫的绿……
宁书躲过了所有危险,却万万没有料到,屠刀正在终点等待着他。
在宁书远离中原的五年时间里,道气门从未安稳过。就在宁书离开中原之后的某一天,忽有盖山国武士在各地行凶杀人,无数无辜人惨死刀下,各地捕役向武林人士求助,武林人士则都是事不关己的样子,都把目光投向道气门。
虽然是打着盖山国的旗号,但武林中人都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他们的武功套路绝不是盖山国武士,而是中原的功法,甚至还带着道气门套路的痕迹;他们并不像盖山国武士一样为了索要武术典籍而来,而是单纯的行凶杀人,杀完就走;杀人的地方不在高手云集的各大门派,而是从东海至汴梁一带,几乎全都是有鹿丘远党羽落网的地方;最可疑的是,这个日子正是鹿丘远等人被处决整整一年的日子。毫无疑问,这是鹿丘远没有被除尽的党羽的报复,对天下的报复,更是对道气门的报复!
叶泫也看出了其中的关窍,他比任何人都想要尽快抓出这些没有除尽的dú虫,可道气门自有一本难念的经。三位长老并没有真正服过叶泫,他们一直试图把叶泫扳倒或者把他变成傀儡,叶泫不肯妥协,却举步维艰。三位长老罔顾各地百姓的安危,把叶泫的命令一拖再拖,叶泫如同被架在半空,对于一切都有心无力,他还不能断了三长老的根基,一个鹿丘远没能除尽就惹出这么大的麻烦,如果再处置另外三人,到那时面对骤然崩塌的道气门,他一个人怎样支持?
盖山国武士之后,又有所谓“川渝武林盟”的人以七情诀四处惹事,叶泫却被三长老困在道气门,听着人们的抱怨如潮水四起,吞没了他初任掌门时给过他们的那些希望。无奈之下,他只好把从三长老手中夺下的权再还给他们,换来一部分可以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