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天下真正的霸主。

    对于这一步,在秦无量掌握住道气门生杀大权的时候已经有明确的规划,并开始准备付诸行动。这些计划包括在内四件事:壮声势、明赏罚、强武艺、正衣冠。以及对外四件事:清视听、设戍站、修经史、定江湖。

    在道气门内,他首先为扩大门派做出努力。他在道气门建起更多房舍,并在每庭、甚至每一个弟子房的院子里都设了练功场兵器架,在道气门大门外,还设了一个更大的教场,用以全派比武。有了更多屋舍之后,他又广招弟子,壮大道气门,时常带着优秀的弟子行走江湖,为道气门博声名。此谓之壮声势。

    在大批新弟子进入道气门之前,秦无量制定了严密的门规以规范门下弟子的行止,除杨岭推崇的“五德”之外,还有包括作息、尊卑、行禁在内的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此前几年拉帮结派长幼不分的情况严令禁止,划分掌门、长老及各庭首、专司弟子、普通弟子为四个不同等级,制定了一套尊卑礼仪。与门规配合的还有一整套赏罚制度。此谓之明赏罚。

    秦无量武艺天下无双,也为道气门整体武艺提高做出努力。秦无量组织人手整理了道气门全部武术套路,按不同兵器谱类,不同套路风格,不同难易程度重新整理排序,按麒、玄、凤、龙、虎五庭,再加上入门基础的下外部,及五部贯通的上外部,共七部功法,分为一百二十七大种、五百余小类套路、三十六不传绝技。功法套路整理之后,为了督促弟子习武,秦无量依据功法高低划定弟子等级,同辈弟子不论入门先后,依武艺高低论长幼尊卑。武艺高低分为形、意、心、神,即得武之形、会武之意、合武之心、传武之神四个等级。每级内又分上中下三品,道气门所有弟子,包括各庭首及长老每年都必须通过比武切磋重新划定等级。此谓之强武艺。

    最后,秦无量改良旧制骑shè服,为道气门弟子裁定统一的衣冠,分劲服与散服。衣冠以藤黄色为主,掌门饰金,庭首、长老等饰银,其他各庭分别饰以赤、青、碧、黛、白五色。弟子又依据武艺等级不同,劲服的护臂,绑腿的装饰,散服冠,履,带的形制都有严格区分。道气门严格的门规和等级在衣冠上完全体现。此谓之正衣冠。

    这些事在杨岭做掌门时就开始进行,在秦无量初等大位,与张子鸢对决时,他已经拥有了一批训练有素的弟子,此后又五年,至麒凤60年左右,道气门秩序井然,已经完全不同于任何松散的江湖门派。

    在道气门之外,秦无量也有一番作为。

    其一是正视听,也就是清除扰乱视听的咏行者。咏行者是江湖上一类不可忽视的人,他们大多才思敏捷,少年成名,但不久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维系当初的声名,就依靠“咏”保持自己在江湖的声望,人们往往不记得他们最初成名的原因,只知道他们是江湖知名的大人物。他们喜好著书立说,也喜好出现在各个比武场或江湖盛会,而且他们渐渐掌握了一种诀窍:只有勇敢地针对江湖上最受追捧的人物,引导舆论,才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声望,就是这些人逼走了萧太卿,把林衍陷入争论。

    咏行者曾经是秦无量的功臣,在冉寨风波bào发之后,秦无量巧妙地利用了咏行者为他把张子鸢推上风口浪间,在四极之中挑拨是非。在四极与道气门针锋相对时,也是他们帮秦无量压住了舆论的风声。

    秦无量看透了他们,这些人喜欢言论,往往又不是当真有见地,而且声名是他们最大的软肋。只要对他们稍加点拨,他们的言论就自然向着需要的方向转去。所以秦无量可以在需要时利用他们,不需要时清除他们。

    咏行者是江湖公认的一个恶瘤,为了自己的声名扰乱江湖,在为秦无量立了大功之后,他们中不少人以功臣自居,渐渐得意忘形,造出不少祸事。秦无量起初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