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虎目圆睁,张口犹做呼和状,却被一剑封喉,气息已绝。壁上有血书二字无常!

    《五祖演义》

    ***

    无常!

    人们还没有忘记,当日姬无常屠杀九宫,留下的就是这“无常”二字的血书;人们更清晰地记得,是俞铁qiāng一□□死姬无常。那么这“无常”二字伴随着俞铁qiāng的尸体出现在这里,究竟喻示着什么?

    议论纷纷中,却有一个少年站在人群中,淡然自若又不合时宜地自言自语:“不过求一鸣惊人罢了,不过这份果决,倒也值得敬重。\"

    他长衫云鞋,年纪不大竟有些洒然仙风,向着怒目而视的夏风来颔首一笑,似是说声抱歉,却不见悔意,更无畏惧。

    他名叫沈栖,生于河洛361年,这一年刚刚十九岁。他两年前拜入苏青寒玄庭,不求学武,只愿做一个扫洒书斋的书童小厮“求道不求艺”,苏青寒有事时常与他商议,他一向表现谦逊,绝无半分出格。但在此时,俞铁qiāng被刺的时候,他第一次不合时宜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他说得对,他比沉浸在震惊与悲痛中的苏青寒和叶锦天更快地看透了真相:姬无常已经死去多年,当然不可能复活,这“无常”二字,只是有人借着姬无常尚未冷却的传说,在江湖的角落里立威。

    从此以后,叶锦天时而往来玄庭,不为找苏青寒,只是为了与沈栖对弈聊天,遇上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也会问一问沈栖的意见。

    这些年,叶锦天渐渐地变了,起初是因为俞铁qiāng心智未开,虎庭的事多由他决断,继而是夏风来不喜欢纠缠于琐事,许多事情都要叶锦天帮他cāo心,后来渐渐的,道气门的大小事宜都jiāo给了叶锦天,唯有大哥苏青寒惯于无为而治也喜欢无为而治,玄庭的事叶锦天不多chā手,对事的态度上也与苏青寒渐生分歧,不过事实上,道气门已由最初的五人同领变成了叶锦天独断。叶锦天早已萌生了五庭归一,一人决断的念头,只是苏青寒这个坎不知怎样迈过去。

    叶锦天看中沈栖,正是因为沈栖是苏青寒身边的人,也是有远见有想法的人,他以为可以通过沈栖说服苏青寒,打破这个僵局。然而当叶锦天终于向沈栖表达了这个意思的时候,沈栖却答非所问的说了这样一段话:

    “盘古开天辟地,有清气升,浊气降,天道有常,不过一个衡字而已。衡非均,均可见而衡不可见。何谓衡?至光明处,必有至晦暗生,比如此一‘无常’;至鼎盛时,必有颓势酿,比如昔日九宫。道气门亦如是,不必至光明,亦不必至鼎盛,此天下之大衡也。”

    这句话在百余年后被莫长路完整地写在《三世书》中,称 “百年的兴衰都在这一句话里”。然而这话却让叶锦天冷了心,他听得出沈栖的意思,他与苏青寒一样的xìng子,即使看得透一切,也不会有任何作为。

    可叶锦天是有抱负的人,他想要道气门更加壮大,让更多人学到他们的武艺和他们的想法,想让道气门变得更加体面;他想要建立全新的江湖秩序,江湖人不像从前一样活在九宫之下,也不会听凭无常之类的暗杀者肆意妄为。所以他无法接受沈栖所谓的“至光明处必有晦暗生”,他觉得凭借自己,一定可以扫除全部晦暗。

    于是,沈栖在说完这番话后,渐渐被叶锦天冷落,叶锦天越发固执地想要完成他的抱负,越来越多地涉足龙、凤、虎三庭内务,甚至为此曾引起苏青焰的反感。昔日的结义兄弟,在五弟俞铁qiāng被杀之后渐生隔阂。

    麒凤15年,夏风来和苏青焰离开道气门,策马江湖寄情山水,多年之后,有人在黄山发现两人隐居之所,然而茅屋之畔,只有刀坟剑冢,两人身在何处,死于何方,无人知晓。

    夏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