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姬无常没有停止习武,他遍寻名师,将民间流传的种种气脉修习之法融会贯通,终于神功大成。然后,他拔出了疯狂的屠刀。
刺死岳太垣之后,姬无常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在轩辕台设下无常大擂,其二是通过无常大擂广招弟子,把自己习武的心得传授出去。前辈们探索了近百年的新气脉心法至此终于正式成型,人们不必再依照五行秉赋寻找修炼方法,而是用同样的方法修炼,一时间习武人数骤增,姬无常的势力迅速扩大。
江湖上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视姬无常为凶徒,但更多的人则倒向姬无常一边,他们说姬无常当年果然是被冤枉,所以才会设下大擂,让世人见证最公平的比武,让少年最公平地习武。有讪媚者把这些话告诉姬无常,姬无常仰天大笑,声震十里。
没有等到江湖的声音全部倒向自己,只待凑够了三百个肯拼命的弟子,姬无常立刻向九宫投下战书。
不久之前,当九宫领导者剩下的最后五个人西方天柱宫三司、东北天任宫大司事、西北天心宫大司事闻讯后一同赶到中央天禽宫时,只来得及看见圣主岳太垣的血流成两个大字:无常。
他们奉正辅天心宫大司事秦太微为九宫总司事,整理刺杀后的狼藉,下令诛杀姬无常。然而诛杀姬无常的号令应者寥寥,无常大擂却日益壮大,当接到姬无常战书的那一刻,秦太微只得承认,应战是他最后可以做的选择。
天柱宫司武萧太卿提出异议,他试图讲和,却被秦太微坚定否决,秦太微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只知道,应战是九宫最后的骄傲。最后三宫中只有天柱宫仍设三司,萧太卿还是三司中最无足轻重的司武,又是五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敢再多反驳,只能跟着秦太微,迎接这攸关一战。
河洛359年八月十三,姬无常的势力与九宫决战钱塘,九宫全部七百零八人,仅仅生还一人天柱宫司武萧太卿。那一年的钱塘潮水被染成红色,姬无常在大潮中洒下两杯浊酒,一杯祭奠一个逝去的时代,一杯祭奠一个年少的姬无常。这一年,他恰好30岁。
虽然此时距离下一个纪元开始尚有时日,但河洛纪的辉煌,九宫的华彩至此已告终结,那个因虔诚而安宁的时代再也不会回来,多年之后,莫长路还在《三世书》的“怀古篇”中感叹着这一天比钱塘大潮更剧烈的变迁。
***
赤色的浪潮翻涌着最激扬的热血与最无奈的别离,夜色骤然降临,谁来驱走失去敬畏的恐惧。从此再没有新的故事在茶余饭后被谈笑着说起,断壁残垣与丛生的荒草中涌动苍凉的呼吸,吹过山川,吹向天地,那些无所归息的荒魂呵,哪里才是你殷切期盼与执着牵系的终局。
《三世书怀古篇》
***
☆、一、劫难(2)
这是一个乱世。
在河洛纪末年,民间争端之多,九宫渐渐无力管制,至姬无常屠杀九宫,四野流寇没有了九宫的管制,越发嚣张起来。江湖晦暗浪潮汹涌,秋声楼在这乱世中应运而生。
秋声楼是江湖最大的避风港,武林唯一安宁的所在,传说无论你惹了怎样的仇家,到了秋声楼都可以安全,当然,前提是你不是一个恶人。
秋声楼的主人李知秋原本是个书生,无意踏入江湖,因给予人们庇护而成为晦暗中的明灯,乱世中的泰斗。
***
(李知秋)三岁读书,五岁习武,年十三名冠乡里,文才武略无人可匹。英伟姿容蕴翰墨三千,俊逸风神成大业百年。惜英才天妒,年少多舛,叹傲骨难折,初心不渝。别庙堂之高,纵大野之阔,乘鸿鹄而达四海,御鲲鹏而极九霄。呜呼,真儒中之义士,侠中之圣人也!
《秋声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