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的荣王赵与芮听到这袁姓中年人的话的同时,就睁开了眼睛。
赵与芮自然是认得袁甫的。
敷文阁直学士、正议大夫、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兼国子祭酒特赐金鱼袋的袁甫袁学士,如今大宋朝程朱理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如今赵昀身边的近臣侍讲,他又怎么可能不认识。
说实话,赵与芮其实也知道他来参加这朝议也只是走个过场,当然,他本身不仅对大理国是生还是死不关心,同样也对大宋朝所有的政事都很不关心,也不想关心。
只因为,他是赵昀的唯一的弟弟,大宋朝如今唯一的亲王。
“回圣上,荣王殿下执掌的侦缉司最为清楚我大宋周边各**情境况。”袁甫说到荣王殿下的时候,对着赵与芮微微躬身。
“袁卿所说甚是有理。”赵昀听了袁甫的话点点头,随即扭头看向赵与芮道:“与芮,侦缉司可有大理国最近几月军情?”
“回圣上,臣弟进宫之前曾经调阅过侦缉司这数月以来的所有信报,未曾寻到任何有关大理国的信报。另,侦缉司大部细作都是以长江以北的蒙古人军情为目标,对大理等小**情,甚少收集。”
赵与芮只是实话实说。
其实他很清楚,侦缉司到底有没有大理国的军情赵昀这个侦缉司实际的掌控者才是最为清楚的。之所以让他来,不过是走过过场、做做样子而已。具体这样子做给谁看,那就看各人理解了。
赵昀听到赵与芮的话,点点头,没有说话。赵昀不说话,乔行简和史嵩之似乎也知道两人不管怎么吵,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赵昀自己,所以,偌大的勤政殿内,顿时陷入沉寂。
“圣上,微臣有话,不知……”
站在角落中早就腿酸腰疼的贾似道实在受不了了。他不知道这没有任何意义的朝会还要多久,咬咬牙,将贾贵妃叮嘱的话放到一边,出生道。
贾似道一说话,满殿重臣的眼睛再次瞬间齐刷刷的聚焦到他身上。
不过乔行简等人也只是瞅了一眼,就收回了眼神,他们没有人认为贾似道能说出个什么有意义的话。
想来,只不过是炒炒现饭,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而已。
赵昀看到说话的是贾似道,有些惊讶,眼中甚至有那么一丝不悦。他也不认为贾似道能说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而这个时候想要露脸出风头的话,显然不是时候。
“呵呵,似道有话但讲无妨。”
终究还是自己的小舅子,即便赵昀心中不爽,面子还是要给的。就算是不给贾似道面子,那个还怀着他子嗣的宠妃的面子也是要给的。
“圣上,诸位大人。先前丞相大人和史参知已经将驰援大理国之利弊说的很清楚了,想必圣上和诸位大人也都清楚。”
听到贾似道的话,袁甫翻了个白眼。这疲懒货竟然还知道乔公都把利弊说的很清楚了,那你还出来做什么?
对袁甫等人的神色,贾似道仿若未见,自顾自的继续道:“其实此事大可不必想的这么复杂。诚如丞相大人所说,若是大理国灭国,怕是在这国书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灭国了。若是未曾灭国,大理国毒瘴遍布,如今已经即将入夏,形势只会对大理国越来越有力。毕竟,相对于劳师千里的蒙古大军,大理人本就占了地利人和两面。如今再加上天时,那可是三方俱全,蒙古人退兵之日怕是不久亿。”
听到贾似道的话,原本脸上还有些不屑之色的乔行简,脸上的不屑之色渐渐敛去,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眼神有些阴森的史嵩之。
赵昀脸上神色渐振,点点头,示意贾似道继续。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排除此际蒙古人早已灭了大理国,之所以到如今都未曾有过任何动作,只是因为蒙古人一直在暗中准备,意图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