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举孝廉,又称呼为举秀才。

    孝廉,孝子廉吏。

    秀才,才之秀者。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也就是大秦的读书人。

    而有资格向朝堂举孝廉,基本上郡级以上的官吏,或者民间德高望重的大儒,不过以如今大秦朝的情况,百分之八十的名额,都掌控在世家豪门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世家子弟会这么轻蔑寒门子弟的一个原因,寒门子弟除非有非常出色的才能,或者背靠一个名扬四海的老师,才有能力出仕途。

    而世家子弟,他们家族每天都会分配不少的名额,这就是差距。

    而第二种出仕途的方法,就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征辟。

    比如说,你身在高位,看好了一个人才,想要收于麾下,你可以发出文书,征辟他与麾下效命,除非有特殊的理由,比如病的要死了那种,不然都不能推脱。

    在朝政上很少会这样征辟的,但是在军方或者地方政权上,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简单而直接。

    “越骑营于阳部,别部司马?”

    大堂上,韩川目光凝视这这一份征辟书,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

    越骑营是咸阳四方大营之一,兵力最少,战斗力最强,清一色骑兵,绝对是如今秦军仅存为数不多的精锐。

    大秦军制,五人为一伍,二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以屯,五百人为一曲,两千人为一部。

    一部设校尉,另有别部司马辅助之。

    校尉为正,别部司马为副。

    越骑营的别部司马,这个位置的分量可不小的,看来寒王这一次是真的下了重本,看来上一次的事情让他对自己器重了几分。

    “子初兄,这是王爷送给你的礼物,你感觉怎么样?”

    这一份征辟书是寒王心腹徐朗亲自送来了,他细细的看着韩川的神色变化,试探的说道:“你若是不喜欢,我可以请求王爷收回成命!”

    读书人从军,在如的大秦朝,多少是一件比较不看好的事情。

    “哈哈!”

    韩川迅速的把征辟书收起来,这是他等了很久的宝贝,他对着徐朗大笑的说道:“仲东兄这是哪里话,我一介寒门子弟,投身王爷麾下,就是想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王爷是君,我乃臣,君之令,臣必尊,只要是王爷有令,刀山火海,我有何惧之,请仲东兄回去禀报王爷,韩子初入得越骑营,绝不丢王爷的脸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