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类竹子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要求,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迎合工匠的手艺习惯,这有这样,才能做出称心满意的成品来。

    当初答应帮云离设计竹楼图纸,陈老哥就知道并不单单是画个图那么简单,不过对每个工匠而言,能亲身参与到自己设计的建设中,也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情,何况竹楼的主人,与他十分合得来。

    竹子的韧性十分强,单靠蛮力,是很难将它们折断的,所以农户们都是用锯子来应付。两个人各握持锯子的一棱边,然后把锋刃贴紧根底部,再合力来回锯动,很快就能把一根手腕粗的竹子放倒。

    竹子喜欢一丛一丛的长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它们抓根固土,抵御狂风吹袭,农户们不会一次性把整丛竹子砍光,在不破坏竹丛的情况下,砍取所需的竹子,保证整个生态的可延续性。

    竹子倒下后,妇女和孩子们就负责掰去竹子上的枝桠,然后把竹子搬到板车上,等集齐够一车,几人成一组的就把竹子往回运。

    云离跟在陈老哥的后面,在竹林里四处穿梭,寻找合适的竹材。

    “就是它了,大厅内的拱门就靠它了。”陈老哥指着面前一棵被野藤蔓缠满的竹子,喜不自禁道。

    顺着陈老哥指的方向看去,是一片交错杂生的野藤蔓,远看着像一块毛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翠绿的藤蔓条下,有几根被压弯了的竹子,顽强地支撑起这块绿色的“毛毯”。

    在陈老哥的指示下,两人拨开缠在竹子上的藤蔓,陈老哥选中的是其中一条折弯度最大,但没有丝毫损断的竹子,在两人的合力下,竹子很快就被锯倒,放置在陈老哥专门预留的板车上。

    “这种竹子在我们这里叫做假毛竹,跟正常的毛竹相比,竹节会短很多,长的也没一般毛竹高,不过韧性极好。像这一杆,在竹笋转换成新竹的时候,就开始被这些老藤缠上,一直压弯着长到现在,等回去再烘烤加工一下,就能做出一个漂亮的圆拱竹框。”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陈老哥侃侃而谈,教授云离许多相关的知识。

    接着,陈老哥在附近又找到了几根合适的竹子,各种形状品种都有,云离也不知它们会用在什么地方,不过看陈老哥一脸欣喜的表情,就知道这次大有收获。

    搭建竹楼所需的竹子十分多,而且这次还要把搭建储存仓的竹子备足,不过在众人的努力下,很快就收集够所需的竹子。剩下的工作,就是将它们全部运回小楼,那些陈老哥所挑选的,也全部捆在一起,一并运送回去。

    砍完竹子后,大伙还在竹林里四处寻觅,为的是收集更多的竹笋。

    竹笋是西南地区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虽然现在还不是产笋的最佳季节,不过在竹林里,还是能找到不少刚冒出土的竹笋来。

    很多种类竹子的竹笋都能食用,在鹿镇这里,大家都统称为小野笋,竹笋的生长速度十分快,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出土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能长到小孩子一般高。

    竹笋只有顶部的嫩茎部分适合食用,所以趁它们刚出土的时候,就要采摘,竹笋在这里也是一种大众美食,搭配肉类,趁鲜烹煮,是十分家常的做法。

    把竹笋脱水晒干后,切丝烹煮,再压榨烘干,就能做成耐保存的竹笋干,用来熬汤、泡茶都是绝佳的搭配。

    腌笋,做法多种多样,各家口味不同,做出的腌笋也不一样,酸、辣、咸、鲜这些滋味,都可以根据喜好融入到竹笋中,做成令人愉悦的开胃菜。

    云离也相当喜欢竹笋这种食物,在鹿镇随处都可以吃到,但他从没有亲自烹煮过,他甚至连一顿像样的饭也做不出来,这着实让他十分惭愧。

    接下来,农户们中还有一部分是要继续进山寻觅野珍,所以众人就地分散。

    徐平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