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代得汇票。可是官方办得,好像几十年前就被废止了。私人办得,你以为是现代吗?不管大小地方,好歹都有地方银行,或是邮局什麽得。唐代哪有这麽好。

    『总计入库,米50石,布疋23匹…,清点好了,麻烦各位了。』,看那些个僧人,辛苦的把收来得布疋和粮食搬入仓库後,李忱锁上库房。

    忙碌得秋收时节,李忱前几天跟鬼子们下乡扫荡,错了,跟比丘们下乡,收租兼弘法。回来以後,开始忙碌得登记这些天得收获。

    有僧人跟前几天一样,下乡收租兼弘法,也有村民是自己送过来得。要过秤,登记。李忱忙得不可开交。

    『今天收了米50石,布疋23匹。』回到房间以後,李忱拿出好几本的帐本,开始登记。

    这几本都是新的帐本,李忱前些天,搞旧得帐本,搞得晕头转向。流水帐似的帐本,看得太麻烦。所以他决定搞新的。

    关於帐本什麽,他没有太好得想法,他没学过会计。思前想後,只决定分成收入与支出。然後每各项目又分成几大类,米、布、钱,这几个是最大宗得,每天都会有出入,每项目都要单独成为一本。然後其他一些细分得,另立新帐本。比方说有多少田产等等。

    『这些人,真奇怪…。』,登记好今天得入账,李忱随手拿起庙产那一项。长寿寺得庙产,除了最初官府赐给得,三百亩田产外。这些年陆续还有人捐献田产,总计长寿寺得庙产,可以达到六百亩左右。每年可以收到田租,大约720石。

    这720石,只有单纯得田租。每亩大约年收2石。这数字算高还是低?李忱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他透过跟村民得问话,知道这样算低了。每年大约是1/3得地租。

    1/3应该不算高了吧?他记得台湾实施过375减租,意思是说,以最高三成七五为限,地主只能跟佃农收这麽多。这样算来,/3不多了,还不到三成七五。

    只是,田租只是其中一半。更多的是,来自各方得香火钱。像今天,就收了几千钱得香火。虽然算起来只有几贯,可是积少成多阿。掌握了几天得寺庙收支,单是今天得香火钱,大概就可以抵半天费用。

    李忱很奇怪,那些百姓是怎样,自己都不怎麽好过了,还省吃俭用得,存下一些东西,要献给寺里。

    作为直接受益者,李忱不好说什麽,作为一个庞大佛教机器中的一个寄生虫,他不好说佛教这样如何不好。

    他为自己东主开脱,不管那个宗教差不多都这样吧。像那个高原上的喇吧教。信徒都过得苦哈哈得,喇吧们一个生活赛过一个,国家替他们修铁路,还有各种补贴,还不知道感恩。一个个信喇吧信得跟什麽似的。伊斯兰教不了解,然後像基督教,也是趴在民众身上喝血的,一直到了近代,才慢慢改进。

    李忱不由得想,这难道是人类得惰性吗?还是宗教洗脑厉害。好像越穷得地方越虔诚,人们越依赖宗教。怎麽都不去想,要如何努力,才能摆脱困境。只会依靠来世,或者想说死了以後如何如何。

    如果要靠现世来过好日子,好像很辛苦,你还不一定会成功。可是,如果追求来世,那只要自己骗自己就好。

    『十三郎,十三郎。』,了凡得声音传进了帐房内,不一会,小沙弥了凡熟门熟路得推门进来,『十三郎。悟明师兄回来了。』。

    『悟明?谁阿。』,李忱奇怪道。『喔,对了,你刚来不知道。』了凡小沙弥,很快得介绍了悟明。

    『悟明师兄,他是住持得弟子。前些日子,出外云游,今天才回来。我带你去见见他。』了凡说完就拉着李忱走,『怎麽,你很喜欢悟明师兄阿?』『大家都喜欢他吧,悟明师兄佛法精深,经常会为大家解经。而且悟明师兄人也温和,所以寺里面师兄弟们都很喜欢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