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带丫鬟一起去啊。书中元春的丫鬟抱琴,迎春的丫鬟绣桔(司棋已经被赶出去),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夏金桂的丫鬟宝蟾这些都是陪嫁丫鬟啊,偏偏侍书没做陪嫁丫鬟。我想作者这么写,依然是为了忠实于影射原型。因为陈函辉就没有跟鲁王一起走,按理说他有一百个理由跟着去。或许陈函辉已经心灰意冷,认为鲁王在一帮馋臣野心家中间,不可能再有作为,所以入云峰山自杀了。没想到鲁王到了福建,再次一度中兴,坚持抗清一直到病死。如果陈函辉泉下有知,是不是会懊悔自己当时没有跟鲁王出海呢?

    一

    6)结局相同。

    探春的结局跟鲁王一样抛离家园骨肉,远去出海,而且奇迹般的没有被抓或杀死。也许你说,你怎么知道探春出海后没死?好几个地方提示了,一是曲子里说了“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洒闪,恐哭损残年”“残年”二字表明她并没那么快死去,只是孤独终老c风烛残年。

    第二个是她房间里有幅米襄阳《烟雨图》,上面有颜鲁公写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是暗示探春后来以泉石为伴。颜鲁公乃颜真卿,至于要突出其“鲁公”,是不是在暗示探春与“鲁公”的渊源?(探春是鲁王?)

    第三个直接证据,就是吴本里最后一回,探春情榜的考语:“贾探春——才志聪敏,生不逢时,远嫁难归。后海寇败退,不肯服从污流,逃至山野,终身与泉石为伴,可叹可敬。”这个考语与那副对联“泉石野生涯”相对应。高鹗的续本里探春也没有死,后来还回家省亲。这当然不符合前面的判词了。但总体考可以断定,探春是所有大观园女子中,为数不多没有惨死的角色,算是有个善终。

    鲁王朱以海,也是明末藩王中为数不多c可以说寥寥无几中得以善终的一个。早前的藩王往往被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剿杀,后来大多被清廷诛杀,比如弘光帝c唐王c楚王c永历帝等。鲁王流落在舟山c金门一带的孤悬之地,在金门连米饭都没得吃(金门当时不产大米),只能吃番薯,被当地戏称番薯王。晚年他真是以草木泉石为伴,孤独病死。1959年,他的墓在金门被发现,台湾蒋中正亲自视察,并指示金门当局为鲁王修建新墓,历时三年完工。蒋中正c蒋经国父子,都对鲁王朱以海有很高的评价,想必是他们都是孤悬海外,惺惺相惜吧。

    一

    7)南安王与探春。

    红楼梦里有个北静郡王,也有个南安郡王。南安王与贾府关系不错,特别是南安郡王太妃,特别喜欢探春,预示着八十回后,探春将和南安郡王家会发生很重要的联系。还记得群芳开夜宴占花名那回么,探春抽到杏花,众人笑她:“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历来红学家认为这预示着探春将来是做王妃的。87版电视剧也是这么拍的,探春一副王妃盛装,出海远嫁了。再结合判词里的“一帆风雨路三千”,那将是前往南边,自然是渡海去了。

    那这南安郡王到底是谁?

    愚以为,是暗指孤悬海外的台湾郑成功郑氏政权。而鲁王后来就被郑氏盛情接到台湾,史界一度怀疑是郑成功害死了鲁王,好在上世纪在金门发现了鲁王的墓。后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八字及全文石碑后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博士研考,亦使鲁王真冢重现人间。鲁王墓的发现确定《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并非事实。鲁王是在台湾金门一带,晚年凄凉死去的,再也没回到大陆。与探春结局相似,老死于山泉之间。

    至于癸酉本里的证据就更明显了,直接提到了一个三千里外的“玉户岛”(根据中国文字的对偶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门岛)。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代替南安郡王的女儿,远嫁到了“玉户岛”。乃喻指鲁王退守到了金门岛,至死也没能反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