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

    也许你说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情感附会,未必符合历史的真实。那我们来具体看看黛玉葬花的前后细节。

    一

    (1)首先看葬花的时间。

    第一次贾宝玉发现林黛玉葬花,是三月中浣(古时官吏中旬的休沐日,古人头发长,需要月中放假沐浴更衣),故事发生在二十三回。也就是三月十五过后几天,很可能就是三月十九日。这一天对大明的遗民来说,是最悲伤的日子,这一天崇祯在煤山自杀殉国。而在台湾曾长期在这一天过“太阳节”,也是纪念崇祯。

    一

    第二次葬花是浓墨重彩的,写得非常悲戚,令人不忍卒读。就是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次葬花是什么时候?书中写了“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这一天夜里林黛玉几乎一夜没睡,枯坐一宿,也一夜没说话,第二天便去葬花,并长歌当哭地写了《葬花吟》。也就是这次葬花发生在芒种节的第二天。很遗憾,红学大家周汝昌老先生,竟然考证出所谓曹雪芹的生日是芒种这一点,所以浓墨重彩地写黛玉一晚没睡第二tiān zàng花写《葬花吟》。这样的解读实在太令人遗憾了。

    那这个日子有什么讲究的?

    这一天是明朝遗民来说,是绝对的灾难日c耻辱日。乙酉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史可法牺牲。第二天起(四月二十六日)豫亲王多铎下令屠城,屠戮劫掠,十日封刀,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历史上称作“扬州十日”。这十天绝对是江南汉人的世界末日,此外嘉定三屠c江阴八十一日c大同之屠c广州大屠杀c四川大屠杀。满清大屠杀死亡人数是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之最。这一天是芒种节,是芒种,还是“亡种”耶?是葬花,还是“葬华”乎?林黛玉在扬州十日开始那tiān zàng花,寓意还不明显吗?

    一

    (2)葬花,葬的是桃花。

    三月四月最美的c最娇弱的便是桃花,风一吹,就是花谢花飞花满天。关于桃花,我们在后面在解读“占花名”各大金钗的花语时还会提到。

    第一次葬花当然与影射崇祯之死有关——特别是《葬花吟》里那句‘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朱由检,作为一个帝国的帝王,谁能想到他会在煤山歪脖子槐树上上吊凄惨死去?更有谁会想到一时间无人去收尸埋葬呢?

    第二次葬花,而是用桃花象征大明飘零的江山,象征着无数惨死在屠刀之下汉人子民。我们想象下那个画面:桃花零落飘散,白的,红的,残红堆积c任人践踏,犹如斑斑血泪,犹如明亡时累累尸骨。皇家贵胄和汉家百姓被任意屠杀和践踏,想到这些怎能不令人悲从中来?

    这回的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请注意“残红”二字,再联想《葬花吟》里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乃朱也,桃花片片残红,正是明亡时朱明子民悲惨命运的写照。各位可以去查阅“扬州十日”的词条,更能想象作者当时的感受。

    可叹长期以来,读者将黛玉葬花,看作是多愁善感c感时伤怀的无病shēn y,或者说是矫揉作秀的行为艺术。其实是没看懂葬花的隐喻。林黛玉葬的不是花,葬的是残红,那满地堆积c四处飘零的残红落花,不正是被无辜屠杀的血泪斑斑c白骨累累的尸骸吗?林黛玉怎么不哭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